第二百一十章 名士风流_三国幼麟传笔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一十章 名士风流

第(3/3)页

政,富国强兵,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最终辅助齐桓公姜小白成就春秋霸业,被誉为“法家先驱”、“圣人之师”、“华夏第一相”。

  甚至连孔子都要赞叹上一句:“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管子》是托名管仲的一部文集。

  不同于先秦时期的其他经典,这册书不讲究微言大义,字字珠玑,反而条理清晰,极为务实。

  其内容博大精深,法家、儒家、道家、阴阳家、名家、兵家和农家均有涉及,但主要以法家法、术、势三派为主体,杂揉道、儒特色,自成体系,是春秋战国、甚至秦汉时期的政治家治国平天下的大经大法、必读之书。

  关于这本书,姜维也曾拜读过,只是因为内容过于庞杂,以他的学识根本领悟不了多少,许多章节看过之后只如过眼云烟,并无深刻理解。

  但这一册《管子》是诸葛亮的注释版,诸葛亮推崇管仲的治国之道,故而对此书存了万分敬意,不仅对每一句原文都细细注释,还经常用后世之例加以印证,并常做发散之总结、评论。

  他学富五车,才华盖世,对《管子》一书的的注解更是气象万千、发人深省,故而这一本册注释版的书籍虽然名为《管子》,实则更像是管仲和诸葛亮两人思想之激烈碰撞。

  受益于这些无处不在的注解,姜维此番再读,顿觉豁然开朗,只觉得每一句,每一个词都清晰明白,隐含深刻的经世济民之理。

  这让他大感振奋,暂时忘却了习武不顺的痛苦,渐渐沉迷到,管仲与诸葛亮两世英杰的隔空对话之中。

  ******

  汉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三月二十日,本月最后一个万事皆宜的黄道吉日。

  这日一早,姜维手持绿沉,在院中又练了一遍枪法,几番下来,依旧没有丝毫进益。

  他索性静下心来,匆匆洗了个澡后,一门心思读书。

  才捧起竹简读了没多久,府外小巷中忽传来一阵喜气洋洋的敲锣打鼓声,由远及近,越来也是清晰入耳,越来越是喧嚣热闹。

  这时,马钧快步奔至姜维屋内,顾不得喘气,问道:“来...来了?”

  姜维放下竹简,颔首道:“来了!”

  顷刻之间,姜府中门打开,全家齐出,恭迎汉中王使者。

  锣鼓声越敲越近,不多时,在一队精锐卫兵的拱卫下,一员面白无须的宦官手持两卷黄绫,衣摆飘飘而至。

  但见他面上含笑,丝毫没有身为上使的架子,径直行到姜维身前,竟然还主动行了个礼,发声道:

  “姜将军可还记得奴婢么?”

  他这番举动,顿时让迎候的姜家上下吓了一跳。

  姜维细细打量,认出此人是刘禅身边的宦官曲施。

  去年秋狩时,他与此人共同服侍刘禅射猎,也算有过一番接触,彼此算不上陌生。

  当下抱拳笑道:“原是曲贵人当面,在下这厢有礼了!”

  曲施微微躬身,笑道:

  “姜将军果然武威不凡,去岁秋狩时便力停奔马,徒手杀虎;此番远赴荆州又能杀敌斩将,立下赫赫功劳,真是能人真无所不能也!”

  见他如此客套,姜维便笑着陪着他寒暄了几句,与此同时,心中早已一片通明:

  “太子那日透露说,主公要调我去他身边服侍。今日观曲施神色,此事定是八九不离十了。却不知主公此番会以何职相酬?”

    ps:诸葛亮在托孤前后完全是两种状态,好心疼托孤后的丞相。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