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劝人去死_盛唐重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一章 劝人去死

第(2/3)页

制和租庸调制,后期实行两税法,都与户籍密切相关。因此,在唐一代特别重视户籍的编制、管理与检察工作。

  唐朝的户口帐簿有手实、计帐、户籍等三种形式。武德六年(623年)三月令:“每岁一造帐,三年一造籍”。

  唐朝户籍的编制程序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由里调查所辖各户人丁土地状况,经过县核实之后,编成手实。

  第二步,依据手实,编成计帐,这项工作仍由里负责。

  第三步,依据手实、计帐,编成户籍,这项工作则由县负责。

  没有户籍,就像无根之萍,总会有出问题的一天。

  好在唐代的户籍编纂繁琐亢杂,又不像后世,用计算机存储,查阅便利,尤其是现在主动权在方宁这边,冒名顶替个身份还是可以做到的。

  牛车停下来的时候,呈现在方宁面前的是一片断壁残垣的景象,那些山贼离去前应是放了大火,整个村子被灰色的草木灰覆盖着,地面上还有一滩滩血迹,但找不到尸体,应该是被县里的杂役掩埋了。这个天气,若尸体众多,不尽快处理的话,总会出问题。

  方宁对此只有些悲凉的感觉,没有多少的悲伤,毕竟他并不是真正的永安村人,但花花果果两个丫头,突然看到自己村子化为了现在这般模样,一下子就哭了起来。

  或许她们还不懂事,但出于动物的本能,她们控制不住自己的泪水。

  永安村内,有不少穿着青黑官衣的衙役走动。

  两个丫头的哭声吸引了远处树底下的几个人,有个老者在冲他招手冲他招手。

  庄老头告诉他那些人的身份。

  东阿县县令、县丞、主簿、县尉、里正。

  “你是永安村的村民?”一个穿着官府的老者问道。

  老人姓赵,是东阿县的县令,昨天清早有人去县里报官之后,他就一直在处理永安村这摊子麻烦事了,短短一天,赵县令就像是苍老了十几岁。

  在任七年,赵县令无不兢兢业业工作,虽不说造福乡里,但也求无过,谁能想到在任期间会遇到屠村这种惨事?

  前途堪忧啊。

  “小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