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4、网络_我的1979笔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494、网络

第(2/3)页

术资料翻译成英文,这样这些技术资料的作用就可以发挥到最大,哪怕不懂俄文的人也能轻松的使用。”

  在不知不觉中他跟李和的地位差距是越来越大了,不管李和怎么说话,他也只有听的份了。

  “这个方法好。”李和不断的赞叹,“这样可以解决俄文翻译不足的问题。”

  俄国专家里面有甚少懂中文的,中国人里面也没多少懂俄文的,这对中方来说,造成许多沟通难题,许多技术资料只能束之高阁。

  但是用英文就不一样了,在人类近代自然科学技术方面,许多先进发明创造和尖端科学技术来自英、美等英语国家的科学家。

  他们用英语写成的科研报告和资料以及发行的英文学术期刊必然受到世界各国科学家和科技人员的青睐,为了获取英、美的先进科学技术,或参加国际学术交流,非英语国家的大批科学家和科技人员不得不下苦功学习英语。

  所以不管是苏联的专家还是中国的一些学者甚至学生,英文能力都是毋庸置疑的,用英文构筑沟通的桥梁,无疑是非常好的办法。

  柳联想点点头,“我们这项经验已经在外国专家局全面复制了,许多暂时无法安置的俄国专家都参与了翻译工作,根据这些资料成果,我们的人员进一步研究,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许多论文都发表在了国内、国际顶级期刊上,有非常大的影响力。”

  “目前国内文献图书检索系统是哪家在做的?”李和再次想到了科研项目重复,资源浪费问题,所以科研项目数据库和文献图书期刊数据库的建立是必然的了。

  国内还没有设立公共数据库,有些研究机构、厂家获得的重要数据公开发表的范围有限,更无对公众开放的机制,因此,研究者根本无法得知哪些单位、哪些个人进行过哪些相关研究,从而导致重复研究而造成资源浪费。

  只有计算机而且必须是计算机联网才能解决信息传输和交换的问题。

  “三金工程”他还没见到影子呢,所以不得不再次问一下。

  柳联想想不到李和会关注这个问题,只是道,“86年计算机所引进过minisis数据库,89年的时候中科院搞了一个中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