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太孙_大明世祖校对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二章太孙

第(3/3)页

部则掌管天下户籍、人口,山林,矿场,版图、田亩等关键民事,以及一年的预算筹划工作。

    常话说,财部收钱,户部屯钱,民部花钱。

    坐上财部的位置,朱存渠深感责任重大。

    朝廷八部之中,财部的人数是最多的,共有田税司、商税司、杂税司,转运司,关税司,其中转运司专门负责押运赋税。

    关税司,指的是运河上的钞关,以及各地关隘,湖泊渡口、路口等地的税卡。….

    地方上,财部则变更为县国税局,省为总局,受到财部的直接监督与管理,具有独立的征税权。

    然后再按朝廷制定的比例返给地方衙门。

    也是如此,庞大的地方机构让财部的官吏人数不断攀升,及至今日,规模已经达到了万人,每年吞噬掉的俸禄达到两百万块。

    但一切都是值得的。

    朝廷如今庞大的赋税收入,都是依靠财部竭尽全力地收取。

    太子坐堂中,官吏齐点卯。

    偌大的财部衙门,仅仅是点卯的人就超过百人,个个都是一副精明强干模样,宛若账房先生。

    财部别的不提,个个算盘敲的特别厉害。

    “今天就萧规曹随吧!”朱存渠瞥了一眼众人胆颤心惊的模样,随口说道。

    太子一来,吃了熊心豹子胆也没人敢弄下马威,两个侍郎乖巧的好似两条家犬,就差流着口水了。

    “殿下——”

    “叫我尚书即可!”

    “是,部堂!”左侍郎躬身笑道:“如今夏税在即,是财部一年中最忙道时候,地方上尤其如此……”

    “哦?那我们应该做什么?”

    “转运司须得提前准备好车马;商税司、田税司、杂税司,也要估算今年的赋税,并且严格统计。再与夏收的收入对比!”

    “同时,还要与往年相比,凡是太少的,或者多出太多的,需要进行核对,以免出现差错……”

    财部在中枢中,其时也是非常忙碌的吧,不比地方差多少。

    噼里啪啦的算盘声,可谓是不绝于耳。

    财部的痛苦也在这里,只能看,花不了。

    朝廷中关于太子管部的消息,早就宣扬开来。

    舆论纷纷,但皇命已成,谁也反对不了,只能认同。

    内阁中,作为首辅的阎应元是最看得开的:“太子殿下一来,老夫就能轻松许多了。”

    “我不过是初来乍到,还得是首辅多多照顾!”太子谦虚道。

    阎应元摆摆手:“财部最大的问题,就是贪腐了,国税局在贪,转运司也会贪,你初掌财部,就得是雷厉风行,拿捏一批贪官立威,杜绝贪腐,就已经算是大成就了……”

    朱存渠听得认真,不敢有丝毫的马虎。

    这是他在朝臣中,真切地亮相,须得拿真本事才是,不掌一部,何以掌天下。

    事实上,在阁老管部的情况下,尚书的地位继续下跌,同时也让财部尚书也没那么重要了。

    而一旦有阁老的支持,尚书在部内更是可以呼风唤雨,为所欲为。

    朱存渠就是这般情况,首辅无限支持,这就让他信心十足,直接以治贪为由,请来了督察院御史,直接带走了数人。

    满堂皆惊。

    连续数日如此,财部被抓走了数十人之多,但依旧井然有序,运作正常。

    这让太子的名声骤然提升了一大波。

    听着小曲哼着歌,朱谊汐很快就感受到了太子的存在感,一种忌惮的心理,油然而生。

    这种众望所归的感觉,太让人忌惮了。

    即使他心中百般提醒,但滋味却是难以言表。

    政治,已经深入到了他的血液之中。

    不过,后悔虽有,但朱谊汐却是敢承认的,不会反悔。

    没几日,皇帝下令,册封皇孙朱辅炚为太孙。

    年仅十三的皇孙朱辅炚,地位急剧攀升,地位仅次于太子,成为了储君。

    朝廷内外对此是举双手赞成的,东宫更是喜出望外。

    至此,消失在大明官方近两百年的太孙,再次重出朝廷,朝野上下交口称赞:

    三代内皆是圣君。

39314872.

...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