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利用_大明世祖校对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二章利用

第(2/3)页

响起,几只老鼠溜在太孙脚边。

  宦官大为震怒,急忙想要踩踏:“矿洞怎么还有耗子?”

  “别踩,别踩!”工人们忙解释道:“这是窑神爷,可不能踩呀!”

  甚至有的汉子直接急哭了。

  朱辅炚制止了宦官的举措,忙问由来。

  矿工们直言,耗子在矿里就是“窑神”,挖煤人从不打老鼠,也不养猫。

  老鼠耳目聪灵,一旦煤矿有什么异常,立马就会乱窜逃亡,或者叼着小鼠跑走,矿工们也因此躲过不少的矿难。

  故而,矿工们对于老鼠是极其尊重的,甚至主动饲养。

  “不曾想,小小的鼠物,竟然也有如此的妙用!”太孙感慨着。

  谈话间,矿工们颇为豁达,基本是过一年算一年,就算儿女成家了也不歇业,直到干不动为止。

  毕竟在北京城,他们徘徊在生死之间,每月赚的钱比京营还要富裕呢!

  “爷,西山大小煤矿数百孔,矿工成千上万,要么是公卿贵胄,要么是皇商,不会出错的!”

  近身宦官以为太孙是在担心矿工问题,忙解释道:“供应整个京城,倒是绰绰有余的。”

  “哦?”朱辅炚眉头一挑:“那他们还敢涨价?”

  “嘿,这群人指着过冬节大赚,故而涨价也不敢涨太多,怕触了顺天府的眉头。”

  “那我的储煤,岂不是笑话?”

  朱辅炚脸色难看。

  就算是夏天大量买煤,对北京来说也是杯水车薪,根本不可能让煤价跌落。

  “爷,廉价煤也能救不少呢,您心思没白费!”

  虽然宽慰了些,但太孙的心也只是好受了些许罢了。

  他踱步在这片北京附近最大的煤矿区,一时间眉头紧促。

  虽然他也有邀名的心思,但干实事的心还是有的,经世致用嘛!

  “得让京城人对我记忆深刻!”

  太孙下定决心,一定要解决冬日煤贵的问题。

  如此方能在皇爷爷面前大露脸。

  回到京城时,太孙府一片心疼,他却毫不在意,沐浴了一番就急忙请来了好友张廷瓒。

  如今的他刚参政,初出茅庐,幕僚什么的自然是没有,张廷瓒则是最好的参谋了。

  对于煤炭一事,张廷瓒是赞同的:

  “高官贵胄用红萝炭,富贵人家用竹炭,木炭,只有普通人家才用煤炭度日,仅仅是京城,一冬所需就是数亿斤,获利岂止百万?”

  “一月所获,半为衣食,余下则是租赁与炭薪了,炭薪廉价些,能活不少人。”

  “故而,既然西山煤矿涨价,那就只能从他处搬运来煤炭,迫使其不得不降价!”

  “京畿附近可没多少煤矿!”太孙苦恼道:“遵化的煤,可都供应给场了,盈余不了多少入京。”

  张廷瓒眉眼一挑:“殿下,学生听闻山西煤多,赖以东输河北,可从山西调煤!”

  “铁轨忙着运人,可运不了多少煤来。”

  被否决后,张廷瓒也不苦恼,继续思索:“铁轨不行,官道不行,那就只能走水路。”

  “水路中,运河沿线可有煤矿?”

  “殿下,如今煤矿最多的,怕是辽东了!”

  张廷瓒认真道:“既然辽东的粮食能够入北京,那么煤矿自然也能!”

  “没错!”太孙笑道:“从西山至京城需要人拉马拽,但辽东可全是水路呀!”

  两者的成本表面上来看,相差并不太多。

  也就是说,这其中必然是大赚的。

  “殿下!”突然,张廷瓒认真道:

  “此乃仁政,但却会得罪众多高官!”

  “我明白!”闻言,太孙洒然而笑:“如今陛下身体康健,太子春秋正盛,我这个年轻一辈还怕得罪谁?”

  “谁又会因为些许的万把块的利益,得罪于我?”

  张廷瓒哑然。

  他倒是没赚过弯,太孙一封,已然是大明第三代储君,哪有人敢找太孙算账?

  “殿下可先去找太子,再找陛下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