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巨匠_大明世祖校对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一章巨匠

第(2/3)页

到享福的时候。

  也是如此,越国的步兵只有两千人,水师商队五百人,丝毫不担心袭扰。

  那些虾夷人根本就敢来招惹越国。

  这样一来,每年顶多剩个十几万,得到猴年马月才能拉到人?

  而且如今金银转卖利润降低,日后移民困难了。

  “藩廷财政困难,可得想方法才是。”

  越国蹙眉道:“再继续下去,恐怕每年的移民都无法继续了,不然百万根本就是镜花水月了!”

  想到这里,他不由得苦笑起来。

  这里果真是苦寒之地。

  一年的收入不过过二十万,仅仅只能是自给自足,根本就没有扩张的余地。

  就连移民都很困难。

  宗义真撇了一眼兰胜,不由的心下感叹。

  不愧是首相,一下子就让殿下转变了想法。

  兰胜微微一笑,似乎是胸有成竹:

  “殿下,越国一年一熟,比不上江南一年两熟,更没有什么桑蚕棉麻之利,可谓是贫瘠之所在。”

  “但祸兮福所依,我越国除了平原外,还有大量的山地,那里面可是有许多的矿产!”

  “只要藩廷肯下功夫,煤,铁,铜定然是有的,甚至还会有金银矿……”

  “是啊!”越王大喜:“没错,这天底下的矿藏都出自深山,我越国得天独厚,平原与山林具有,实乃大善!”

  “政事堂草拟诏书,招募百人,不五百人为掘金队,全力去往深山寻觅矿藏……”

  “寡人不吝奖赏!”

  “是,殿下!”

  众人纷纷拜下。

  越国有五县,国都姑苏,民众数万,是最大平原所在。

  而吴县在海边,水师驻地,大量的渔民以捕鱼为生;上虞、余姚则分布在姑苏附近,是对外开放的前沿。

  而乌伤县,则靠近山林。

  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由于有了山林,故而猎户们较多,这些额外的收入反而让他们比较快活一些,手头活泛几分。

  对于姜大奎来说,打猎是下下之选。

  在老家的时候,他就在铁匠铺里学了几年,除了最后被藏起来的打武器,铠甲等绝招外,其余的锄头,耙子等可谓是手到擒来。

  也是如此,来到越国之后,他就想要开个铁匠铺,但越国缺矿。

  无奈,他只能搬到了乌伤县,一来这里是内陆,比较安全,二来也能临近山林,能不能找到一些矿来。

  三来嘛,那些猎户们可需要做弓,做砍刀一类的,这也是个零碎好活。

  大大的“姜”字幌子随风飘荡,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整个村子里唯一的铁匠铺,让姜大奎是最忙碌的人。

  “大奎哥,我这刀有个缺口,你给修一修!”

  一个黑脸的大汉走过来,笑着说道,他手中捧着一把不过二尺的柴刀,看得出来,已经保护的很好。

  但铁是有寿命的,即使保养的再好,也会被废!

  “嗯!”姜大奎随口道:“这刀的质量可不咋地,要不要在我这重新买一把好的?”

  “足够你用上好几年的了,省得天天过来修,修补的钱都够再买一把的了!”

  大汉露出迟疑:“多少钱?”

  “不要你多,一张鹿皮,两只松鸡!”

  姜大奎随口道:“我这看你是乡亲,交往的深,才便宜你的。”

  大汉露出高兴的神情:“鹿皮我家里就有,改天我去给你打两只松鸡来!”

  “这刀,您能帮我改成锄头吗?”

  “行,你再带一只兔子就行了!”

  “好嘞!”

  汉子高高兴兴地离去。

  不一会儿,又有个猎户走过来:“大奎哥,我要一把斧子……”

  “行,一张鹿皮,两只兔子!”

  陆陆续续招待了数人,姜大奎才不急不缓地回到家中。

  只见他那徒弟,正专心致志地拉着鼓风机,进行炼铁。

  铁匠铺的铁,是从姑苏那里买来的生铁,但却不能用,还要靠自己炼。

  这并不是笑话,而是越国的情况。

  越国的生铁多采购至大明,漂洋过海来到越国,一斤十文的价格飙升至二三十文,导致铁器的价格极高。

  而产自朝鲜和日本的铁,则便宜了两三成,但质量奇差。

  故而姜大奎都采买日本生铁,然后回到家重新进行冶炼,获得合格的生铁。

  “二喜,累不累?”

  他看着光着膀子的徒弟,随口问道。

  “师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