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金边高棉_大明世祖校对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金边高棉

第(2/3)页

字自然就会容易学音,更何况还有一本普及的官话书。

        见两人被自己的气势所震,秦王才露出了一丝笑容。

        表面上来看,普及官话会更得罪百姓,制造更多的隔阂,但反对最激烈的反而是那群从大明来的文臣们。

        为何?

        因为在皇帝不懂安南话的情况下,整个朝堂能够顺利运转,官话有着重要作用。

        所以他们的子嗣因为口语之故,能够更加迅速的掌握儒家经典,从而对科举造成垄断。

        朝鲜就是如此。

        中上层贵族通行汉字,汉话,甚至比普通的明人还要标准。

        所以贵族才在科举横扫那些中人和底层两班,占据官位。

        人为的设置门槛。

        对此,秦王心知肚明。

        因为他明白,只有拉拢这些文臣武将的才能控制整个秦国,普通的秦国百姓根本就无法依赖。

        但今天这区别对待,着实让他气到了。

        让他秦王作典范,受委屈。

        那大家都别好过。

        这也算是一种敲打。

        “驾驭文臣,果然不易。”

        秦王嘀咕着。

        眼瞅着秦国安稳,之前万众一心的场面也就渐渐消失了,争权夺利已然开始。

        这般想着,他对于议政堂的大组成颇有几分不满。

        三位宰相,刘观和毛复都是明人出身,王府旧臣,在朝政上强势的很。

        因为当年在西贡他准备效仿种姓制,被皇帝骂,所以到现在这些人还把他当做毛头小子。

        要知道,他已经二十岁了,抵达安南近四载,什么都懂也知道,岂能任由他人摆布?

        “得用人。”

        秦王面色平静,嘴边嘀咕着。

        议政堂三人太少,起码得五人。

        三汉两土,最为适宜。

        ……

        与此同时,在西贡,一支船队缓缓而来,大小十来艘船只乘风破浪,登临这座城市。

        船上下来了近千人,带甲之兵就有五百之数,一个个颇为雄壮。

        西贡知府热情相迎,脸上的笑容止不住。

        而下船的为首三人,则缓步而来,脸上带着感动。

        为首为一武将,三十来岁,看起来颇为年轻,一身细麻衣但也遮掩不住身上的气质。

        两旁则为都是文人,四十来岁,穿着长袍,额头上满是汗水。

        “在下西贡知府,拜见阁下。”

        其头戴乌纱帽,右衽青袍上的一只白鹇,若隐若现,年若三十来许,大大方方的弯腰行礼。

        由于藩属制,虽然秦国依旧是九品十八阶,但正一品不设,就算是议政堂宰相也不过是二品罢了。

        所有的官阶降了一品。

        所以明朝正四品的知府,此时在秦国也不过是正五品罢了,不能穿绯袍而是青袍。

        因为弄不清楚来人的身份,所以只能称之为阁下。

        “某乃夏津子朱参,见过知府。”

        朱参微微一笑,拱手道。

        “在下卫国开垦司掌司张原——”

        “在下卫国军务司掌司元丞——”

        知府顾广为之一笑,果然是卫国大军。

        “殿下已闻卫国之藩,特令下官配合。”

        知府顾广迎三人入了队伍,乘上了抬竹椅上。

        “这?”

        见三人疑惑,顾广忙解释道:“我秦国湿热,马儿不耐其卑湿多有疾病,牲畜也受蚊虫之苦,如今正是忙的时候,所以就用抬轿了。”

        朱参三人恍然。

        果然是一国就有一国的风俗。

        如今只能入乡随俗了。

        朱参坐下后有四轿夫起抬,其他三人则是两人并肩而抬,这其中显然是有着森严的规矩。

        子爵虽小,但也是上国之爵,不亚于国内的郡伯,自然要尊敬有加。

        很快,府衙就到了。

        朱参等人一见,其不过是大明县衙的大小,甚至比不上某些大县,着实不符合身份。

        大厅中早就摆放了一桌酒席。

        十二菜三汤,只能算是中规中矩。

        “见谅,秦国贫瘠,而且天气湿热菜多不耐存,搜了一些能吃的,合乎口味的还真少,只能落下这些了。”

        “不过厨子是从广东请来的,倒是不错。”

        朱参客气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