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雄心_大明世祖校对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一章雄心

第(2/3)页

        忍受着父亲的压力,他想了想,咬着牙道:“父亲,如今乡试、会试日趋繁重,对于那些寒门子弟来说,读的东西多了,知识浅薄。”

        “而那些士绅之子,却一个个能请名师,饱读诗书,优势太大。”

        “长此以往,怕是不利于朝廷……”

        朱谊汐闻言,微微一笑。

        一旁的朱枡则大吃一惊,大哥什么时候有那么大的胆量了?

        而实际上,朱栎也为自己的胆量而吃惊,他实在没想到自己竟然能够说出这样的话。

        恐怕是今天在那书肆受到的刺激吧!

        朱谊汐饶有兴致地看着自己这位私生子,一时间来了兴致。

        如今,卞氏三美中,共有四子三女,只有眼前朱栎,朱枡二人成年了,可以做出一番事业来了,另外的两个比较年轻,依旧在读书。

        比较来说,朱栎兄弟较为吃亏的,只能是平民出身,但凭借着自己的能力考上了秀才,也算是出色了。

        原本他还准备给这两位私生子联系个爵位继承,但想着勋贵中有高郃就够了,这两人当文官也不错。

        如今这番话说出口,倒是符合十七岁的年纪。

        年轻气盛,而富有正义。

        朱谊汐沉吟片刻,才道:“李贽,你知道吗?”

        朱栎一愣,旋即他的脑海之中浮现了在三楼瞥过的书:焚书》《续焚书》《藏书》《续藏书》。

        它们正是李贽的作品。

        其深受“阳明学”支流“泰州学派”影响,且以“异端”自居,大肆批判程朱理学,主张“革故鼎新”,反对思想禁锢。

        提出不能“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

        尤其是骂当时道学家为假道学:“阳为道学,阴为富贵,被服儒雅,行若狗彘。”

        道学家满口仁义道德,实际上是借道学这块敲门砖,“以欺世获利”,为自己谋取高官利禄,他们“口谈道德而心存高官,志在巨富。”

        所以,在理学大昌的前明,不只是理学家容不得他,就算是大部分的心学,也很难与之共存。

        毕竟心学就算是再颠覆,也是承认孔孟之道的。

        也只有如今的秦学渐起的绍武朝,才算是让其有了一席之地。

        两者还是有些许的相似之处的。

        如重商,反对空谈等。

        “李贽,孩儿只闻其名。”

        “李贽其人,虽然为人轻狂,一直反对理学,为当世所不容,但你却不知道,他在麻城时,从他讲学的人就有上千人。”

        “许多人不远千里,就是为了来听他上课。”

        朱谊汐轻声道:“这些人是为了听其思想吗?”

        “非也,而是听其讲述八股之道也。”

        历经两百多年的洗礼,八股文这一套格式考了数以万次,聪明的人已经领悟到了诀窍。

        而其中权贵和士绅占多数。

        而李贽却反对八股,要求思想解放,所以就毫不吝啬的讲述八股诀窍。

        因为他,就连贵州云南那样的偏僻之地,也诞生了许多进士。

        “所以,八股文的公平,某只能用在童试,乡试和会试,已经不再公平,而是成为了士绅的摇篮,寒门稀缺阿。”

        朱谊汐叹道:“李贽要求废八股,何不是对八股禁锢思想,且被垄断的担忧。”

        “如今我这般新政,用上个两三百年就罢了,等待后世之人再重新再改吧。”

        朱栎沉默了。

        八股的弊端,如今他才真切的明白。

        “好了。”朱谊汐随口道:“你现如今最大的目标,就是在明年考取乡试,成为举人。”

        “争取三十岁之前入官场,成为一个亲民的好官。”

        朱栎点点头。

        对于未来,他一直以来都是随遇而安,就算是考取秀才也是母亲相逼的结果,如今到真的是有了一番雄心。

        “努力的,趁着年轻更上一层楼,我还能再扶你们一把。”

        朱谊汐笑了笑,让二人离去。

        “哥,你这胆子真大。”

        朱枡凑在跟前,惊诧道:“竟然能在父亲面前说出这番话。”

        “话到了嘴边,怎么也止不住。”

        朱栎摇摇头:“不过,我想大部分原因还是因为那个书肆吧,对人的冲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