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挣扎_大明世祖校对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一章挣扎

第(3/3)页

冯显宗坐下,老怀开慰:“多年未见,你小子倒是越发的厉害了。”

  “淮安水塘一年造了三百座,数千亩地变良田,造福数万百姓,施政一方,你算是得了其中三味。”

  “学生不敢当,尺寸之功,不敢在老师面前现眼。”

  高良两眼里满是高兴,但仍要谦虚。

  师徒二人叙着旧,高良则带来了一些淮安特产。

  至于银钱,则丝毫没有。

  作为当朝的内阁阁老,堵胤锡挂着大学士的头衔,每年领的银圆上千块,平日里加上宫里的赏赐,根本就花不完。

  更别提家中的财产了。

  开国阶段,武臣们立下功勋,从而获得了军功和土地,而文官们只有土地和银钱的赏赐。

  冯显宗此时依旧是子爵,但土地却有数百顷,良田居多,根本就不接受贿赂。

  从浅到深,最后,谈起了京中流传的这件事。

  高良心中一转,道:“北京城热闹的不行,地方也是沸沸扬扬,就是照这般下去,牵连上的官员不可计数,怕又是一场大案。”

  “或许,这就是首辅想要的。”

  “没错。”冯显宗冷笑道:“威望,权力,趁机再打击我一下,这就是他想做的。”

  “其算盘,就算是远在千里之外的安徽,不知多少人听到。”

  “不过谁让他找了个好机会?这是阳谋啊!”

  说着,他将安庆知府是堵胤锡的外甥女婿说了出来。

  这场大案,必须要有人背,知府不够格,巡抚又太过,这就要冯显宗和堵胤锡进行推拿暗斗了。

  次辅和群辅斗,首辅坐收渔翁之利。

  一旦真的斗开了,想要和好可就难了。

  因为这是两个政治派系的斗争,而非个人。

  高良吸了口气,旋即道:“据学生所知,这事应该是镖局不力所致吧!”

  冯显宗闻言,叹了口气:“麻烦在于,这镖局中,那知府就有两成股,听说还有好几个皇商。”

  “若真是让镖局背锅,保不齐要查到内务府……”

  内务府背后是皇帝,根本就合适。

  而且,内务府的皇商们人脉极大,怎么可能会忍受这种背锅行为,动静更大了。

  “那就奇了,东西哪去了?”

  朱府。

  “东西,早就没了。”

  朱谋在书房中,看着那封密信。

  十二万块,近十三万块钱圆,竟然只有十万块,在路上就少了三万块。

  这必然是安庆府弄的鬼,根本就无法摆脱。

  所以,三万块并不多,随便几下就能填补,所以他就令人再带走七万块,只剩下三万。

  十万块银圆,根本就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弥补过来的,圆不了,就只能上报了。

  “高薪养不了廉,只会将人的胃口越撑越大。”

  朱谋叹了口气,旋即就露出一丝笑容。

  这件事,无论是于公于私,他都得利。

  皇帝让他退,他自然不敢不退。

  但有一句话说的好,凡事都靠托衬。

  被视作众望所归的冯显宗丢了那么大的脸面,陛下的心思必然就会转变。

  自己得了威望,皇帝再次垂恩,一举两得。

  同时,也揭开了地方贪腐的幕帘。

  “冯显宗,我看你怎么得意。”朱谋露出自得的笑容。

  避暑山庄。

  皇帝表面置之不理,任由内阁去做,但私底下却让锦衣卫去查探了。

  在这个没有窃听器的情况下,锦衣卫之所以横行,无外乎两点:威逼和严刑拷打。

  至于所谓的利诱,根本就不存在。

  埋伏卧底,只有在明初的时候还管用,如今谁没几个家生子?

  所以,锦衣卫大部分时间只能充任事后诸葛亮,追查真相罢了。

  锦衣卫指挥使楚玉低头道:“禀陛下,此事是安庆监守自盗,所谓的山贼就是安庆自己人。”

  “巡防营和知府合作,就算是通判也有参与。”

  “其一来是为了弥补亏空,二来则是想要立功,剿灭山贼积外功。”

  “事后,突然又一股山贼闯入,黑吃黑,拿走了大部分的银圆,不见踪影,所以只留下三万块……”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