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银行_大明世祖校对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九章银行

第(2/3)页

众长,崇祯十三年的庶吉士。

        其成年后泛舟于江淮,学友中有西洋传教士毕方济与汤若望,并阅西洋之书。

        崇祯年间他遍览朝政败坏,所以推崇徐光启之说,讲究中西合璧,儒、释、道三教归一,从而寻摸救国之道。

        其甚至对中国传统自然科学和由利玛窦、徐光启传入的西方科学作了记述、考辨,把整个科学技术按其对象,区分为“质测”(自然科学)、“宰理”(社会科学)和“道几”(哲学)三大类。

        也是如此,在物理小识被容纳入科举后,方以智名声大起,官运也愈发的通畅了,做到了浙江巡抚的位置。

        此时,他兴致不减,想要综合众人,编译综合百科全书,从而青史留名,造福江山社稷。

        “尔有何事要见我?”

        方以智口中说着拉丁文,后者一脸蒙圈。

        通译颤巍巍地说道:“巡抚,他不会这话,他是荷兰人。”

        方以智闻言,颇有几分不屑:“荷兰人只知经商小道,贪图小利。”

        “问他,找某有何事?”

        “巡抚阁下,在下是荷兰大使的弟弟,此次来到杭州,是为了做生意。”

        文森特笑道。

        “那便去做吧,只要是良善之人,讲诚信,做生意自然就顺畅。”

        方以智没了兴致,端起茶杯就要送客。

        本以为又是个博学之人,但不曾想却是贪鄙之徒,太让人失望了。

        这般,文森特哪里甘心,但又没有办法,只能心不甘情不愿的离开巡抚衙门。

        谁知,在他拜访方巡抚后,杭州的商人们却纷纷认为他是巡抚的人,就算不是也是知根知底,故而都乐意做买卖。

        文森特这时才觉得明国官员权势之大,自己仅仅是借用名声就如此得利,要是真切的建立联系,那还得了?

        可惜他死皮赖脸的求见几日,就不得理睬。

        正在此时,他得知了皇帝御驾来到杭州的消息。

        无论怎么说,大明皇帝总是比荷兰国王,或者法国国王权力大,权势也更为显赫。

        一旦巴结上,做生意岂不是无往不利?

        一应的钱财撒过去,却只是获得了内务府大臣王鹤的一面之见:

        “汝求见本官何事?”

        “我愿意成为皇商。”

        文森特义正言辞道。

        “哈哈哈,皇商!”王鹤笑出声了:“你可知道,内务府的皇商,可不是谁都能当得去的。”

        “有官衔,还有皇商的便利,如此大的权势,整个天下想求的商贾不计其数,加在一起能把长江给堵了。”

        笑完,他沉声道:“看在你送来了一对象牙,两颗红宝石的份上,给你一个说清理由的机会。”

        文森特忙反应过来,躬身道:“我知道大明财富无穷,但内务府却一直为皇帝服务,将大量的白银黄金输送到宫廷。”

        “但阁下,虽说大明富有,但整个欧洲也是遍布财富。”

        他挺直腰板,昂首道:“西班牙每年本土前往美洲新大陆(主要停泊港口包括哈瓦那、韦拉克鲁斯、波多贝罗、卡塔赫纳)运送大量的金银、宝石,香料等回马德里,六十只船,一年的金银就不下千万两白银的财富。”

        “这些白银和黄金,被西班牙贵族肆意挥霍,从东方进口瓷器和丝绸,在欧洲,俄罗斯人则奉献皮草,英国人贩卖纺织品和渔获,荷兰人为西班牙的财富进行调理,法国人则供应粮食。”

        “如此多的财富,难道内务府不想参与吗?”

        “千万两?从新大陆开采的黄金白银?”

        第一是听到如此庞大的数字,王鹤感到难以置信。

        仅仅是开矿就那么多,那要是铸成银圆,起码得到一千五百万吧?

        而要知道,内帑一年也不过三千万左右,其中海关就贡献了两千万。

        这种供需是极不平衡的。

        而且要命的是,海关拥有半独立的衙门:海关税务总司。

        这就让内务府尴尬了。

        如果能提高内帑的收入,他在皇帝心中的地位必然提升,再加上前阵子贡献的女人,升官指日可待。

        “你能赚多少钱?”

        王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