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太子从军_大明世祖校对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章太子从军

第(2/3)页

为,占据了顺京,康国就能为您所有了?”

  “人家施行节度使制,都是闯贼旧将,兵马数万,到时候整个四川,怕是都得陷入战火中了。”

  “火中取粟啊!”辽王重重地叹了口气,又继续饮酒。

  夏完淳这才松了口气,心中苦笑,这辽王毕竟太过于年轻,就爱瞎想。

  不过,倒是提了个醒,康国横直在这,对四川居高临下,迟早都是个隐患。

  必须想办法消弭才是。

  由于需要等待晚婚,且作为婚宴上的家属,所以辽王上下都待在顺京城,吃喝玩乐起来。

  辽王并夏完淳二人,行走在顺京城中,倒是别有滋味。

  顺京,之前叫甘孜,是一座小城。

  后来被李自成拿下,改名顺京。

  由于康国的建立,这座城池也迅速得到扩张,范围大了十倍不止。

  同时,与中原不同,这里就地取材,无论是城池还是房屋,其材质都是由石头搭建而成。

  名副其实的一座石头城。

  但其风格,却又是纯粹的汉风。

  南边,就是雅砻江,波涛汹涌。

  很显然,这里易守难攻,能够聚敛起那么多人,也算是一种本事。

  城内来往的行人,多穿着半褡袖子的藏服,而身穿汉服长袍的,则多是贵族出身,前呼后拥,差别极大。

  当然,一些汉地的商人们也聚集在此,带来了四川的茶叶、布匹,瓷器,甚至形成了一片聚集区,好不热闹。

  “走,去城外看看。”

  辽王逛了一圈,就带着夏完淳出了城。

  从外的那些部落,更不必提,全部都是高原样式,牧羊种青稞,住在石头搭建的房屋中,皮肤黢黑通红,好似红得发黑。

  走进村落之中,竟然很少有人懂得汉话,只有村长能略微听懂,说上几句。

  这时候,一个和尚走了过来,似乎正在求取斋饭,他颇为纯正的汉话道:

  “不知几位施主,怎地来这?”

  “和尚有礼了。”夏完淳双手合十,态度略显恭敬。

  母亲信佛,他自然也受到影响。

  “如今康国朝廷在,怎么不普及官话?”

  “官话?汉话难学。”和尚老实道:“这些人,别看他们都是农夫,其实之前不过是农奴罢了。”

  “康国的那些将军们把土司抄家,又把寺庙的田产夺去,占据最为肥沃的土地,剩余的都分给了农奴和普通人,朝廷再让他们交税……”

  听闻此话,辽王与夏完淳互相看了一眼,心中颇有几分吃味。

  很显然,康国上下虽然吃相难看,依旧存留着当年抄家的恶习,但却收敛了几分。

  解放农奴,分发土地。

  在这种情况下,得到自由和土地的农奴,怎能不拥护康国?

  见和尚衣衫还算齐整,脸颊丰满,辽王则问道:“您是来自哪座寺庙?”

  “城北的甘孜寺,是前代文王建立。”

  和尚继续道。

  所谓的文王,指的不是周文王,而是李自敬,庙号太宗,谥号由朝廷取得:文成王。

  在民间,则一律称之为文王。

  “在你们康国,寺庙多不多?”

  “别的地方我不知,但在甘孜,却有几十座,但凡那些大贵族们,都会建一座寺庙供奉。”

  这时候,他们二人感到无奈,好嘛,高原上最受尊崇的佛教,人家也一心一意的去尊敬,统治根基已经稳了不能再稳了。

  如果打仗,没有三五万拿不下。

  而且还得适应高原气候,再加上要命的后勤,困难重重。

  夏完淳心道:“看来,朝廷出兵的可能性就小了。”

  辽王则无奈,这康国,彻底无缘了。

  “话说,和尚你为何什么都说?”辽王心情差了,语气自然也就不好了。

  “几个施主衣衫华丽,想必是从汉地来的,贫僧一直在村落寺庙,倒是很少与汉人交流……”

  说着,和尚不好意思道:“再者说,这些都是常识,随便打听一下就能知道。”

  二人无言以对,回到了顺京。

  过了几日,和硕特汗国获知了送亲使抵达顺京城,立马派人千里迢迢来求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