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参谋_大明世祖校对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零一章参谋

第(3/3)页

的外国,英、西、葡、荷四国的使臣,加在一起不下千人。

        再这样大喜事之中,对于京营、边军,以及百官、将领,勋贵等,都有大量的赏赐。

        不提别的,京营二十来万人,一些酒肉吃喝总要有吧。

        所有人的赏赐在一起,起码三五十万。

        林林总总一算,真正能用到婚礼上,只有区区二十来万块罢了。

        如此多的钱财,文武百官都觉得有些少了,但转过头,却又对于秦国的消耗觉得太多。

        双标太严重了。

        但没办法,嫡庶之别,储君之位,在某些人眼里,十个秦王也比不上。

        步入十二月,也就是腊月初一这天,几辆马车,悄悄地入了京城。

        旋即,朝野立马发觉,昔日的酂国公府,中门大开,长子及以下的家卷老小,全部都出门迎接。

        这下,谁都明白了,昔日的首辅赵舒回来了。

        归去时双腿康健有力,等到归来时,他已经扶着拐杖,颤颤巍巍了。

        须发皆白,老年斑爬起,若不是依旧精神抖擞,谁能识得这是曾经的大明首辅,掌控大明内阁十余年的权臣?

        “爹——”长子搀扶着赵舒,颇有几分心酸。

        “哭什么。”赵舒则轻责:“回老家一趟,尽尽孝心,我也算是放心了。”

        长子则叹了口气。

        他当然明白,父亲之所以如此,不过是长年累月的忙活,呕心沥血之下,从而形成了亏空。

        不提别的,皇帝当初西征北讨,掌家人的他,可谓是整宿整宿地熬着,能不亏空吗?

        酂国公府,虽然不列十大国公之一,但其权势却并未衰减太多,只要皇后还在,太子还在,其就有保障。

        毕竟谁都知道,赵舒是皇帝和皇后的媒人,同时也是力保太子的第一人。

        刚入坐,赵舒就叹道:“代州最近几年安稳了,在我小时候,可是连年听到鞑子入寇的消息,不是杀了几口人,就是抢了哪个村子。”

        “如今好了,漠南地方安稳,鞑子们也可亲起来了。”

        “回到家乡,父老乡亲们对于修桥铺路未多言语,反倒是对天下太平,无鞑子入寇赞不绝口,我这一辈子也算是没有白忙活。”

        忽然,就有下人来禀报,太子来了。

        这次中门又大开了。

        太子朱存渠脸上带着喜悦:“赵公,您可算是回来了。”

        “太子殿下的大婚,老臣又怎敢不参加?”

        赵舒露出了笑容,显然这是发自内心,暖人心脾:

        “曾家的姑娘我虽然没见过,但曾英我是知道的,为人沉稳,又识大体,读书也不少,其闺女必然也不太差。”

        “父皇和母后选的太子妃,必然是最好的。”太子澹澹道。

        随即,他神情莫名。

        一旁的长子和仆役们,则识颜色地退下。

        “赵公,父皇让我从军,您说我应该如何?”

        太子征询道,脸上露出了期望。

        在这个时候,他迫切的需要指导。

        “从军,这是想要锻炼殿下您啊!”

        赵舒轻叹道:“陛下总是有许多奇思妙想,总是要学会接受。”

        “殿下,你只能接受,而且还要痛快的接受,这对你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京营从陕西至湖北,如今到北京,建立了二十来年,内里的积弊不知多少,殿下去往打探,也是一桩好事。”

        “京城战无不胜,怎还有积弊?”

        太子不解。

        “天底下哪有长盛不衰的军队?若是有太祖爷时的劲旅,何故有安南之失?土木堡之败?”

        赵舒摇摇头:“只有深入其中,才能了解仔细,这就是你的任务啊,太子爷。”

        朱存渠不明觉厉,浑身都有了劲头。

        ……

        此时,在漠北,库伦城。

        在打败土谢图汗,并且拥立其幼子继位为汗,将其送到寺庙修养后,曾英就掌控了整个土谢图汗部的大权。

        麾下的军队突破五万,治下牧民也超过六万帐,可谓是实力雄厚。

        此时,来自京城的消息抵达,让曾英喜不自胜:

        “我曾家,富贵难挡啊!”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