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正旦_大明世祖校对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正旦

第(2/3)页

——”

  “阮氏屡次三番击退郑氏兵,但却在面对秦王时不堪一击,秦王岂不占据天命?”

  几人越争越响,最后不欢而散。

  继散钱后,秦王又亲自拜祭孔庙。然后宣读王命,承认黎朝时期的科举功名,并且广征士人入朝为官。

  除此以外,他还宣布,废黜阮氏的征税法,施行十税一的轻徭薄赋。阑

  随着一系列的安民举措发下,秦王越发得感觉到如鱼得水。

  说一千道一万,归根结底还是士人们安了心。

  因为他们还可以继续做官,甚至可以在秦国更进一步,成为大官,这样的诱惑可比以前阮氏偏居一隅的广南国强多了。

  至此,秦国在安南获得了五府之地。

  占城府、西贡府、富安府、广南府、广治五府,十余县,治下百姓正式超过百万。

  同时,由于黎朝多年的科举政策,导致政令在秦国畅通无阻,大量的士大夫投靠了秦国,统治基础瞬间得到巩固。

  秦王也将自己的王宫,迁移至顺化,并且宣布将北方的升龙府,正式定为国都,改名为河内府。阑

  这番话传到了升龙,顿时激起了整个黎朝的不满。

  “明军狡诈,令莫氏作乱,让咱们动弹不得后,一鼓作气拿下了阮氏。”

  此时,北主,西定王郑柞,则难掩心中怒意,忍不住喷薄而出。

  满朝文武百官一时间寒蝉若禁,就连龙椅上高坐的黎玄宗,也忍不住打起了寒颤。

  在1592年,后黎朝大将郑松击破北方莫朝,后黎朝重返升龙。

  当时郑松权势炙手可热,自任“都元帅总国政尚父平安王”,掌握官吏任免、征税、抽丁、治民等权,地位世袭,人称“郑主”,黎皇只负责临朝听政及接见使节。

  可以说,此时的郑氏,已经完全架空了黎朝,与日本一样,属于二元政治体系。阑

  当然了,郑氏之所以没有废黜黎氏,主要是因为莫氏未灭,阮氏割据广南,武氏国中国。

  一旦废了黎氏,手中就没有了大义,很容易被群殴。

  这时,内阁首辅则昂首道:“北国亡我之心不死,派遣其子秦王,如今又灭了阮氏,南据广南,北有莫氏勾结,时乃我国大患。”

  “如今之计,必须灭了秦王,不惜一切代价。”

  “臣等妄言,大越宁与莫氏,也不舍明国。”

  这番话,倒是让冷场了。

  郑柞高坐,面无表情,而黎玄宗则是沉默不语,不时的偷看郑柞,等待他的回复。阑

  实际上,郑柞此时的怒气,已经消散的差不多了。

  作为一个统治者,天然的就对权力敏感,同时也是极有城府之人。

  他当然明白,这群读书人天然就把脚后跟站在黎朝身上。

  因为黎朝,就是驱逐明军建立的,天然的处于大义位置,一如明驱蒙元一样。

  但他郑家,却非这样想。

  如果能把阮氏二府放弃,换取郑氏为王,他巴不得如此,这样的话就能早日篡位,废黜黎氏。

  不过,如今阮氏被灭,这值得让他大笑三天,但秦国立,却让人头疼欲裂。阑

  火器这玩意在安南并不稀奇,火绳枪嘛,无论是阮氏还是郑氏,都有不少,但都明白火绳枪抵不过悍勇的长枪手。

  明国的火枪却非同一般?

  “如今,还得从长计议。”

  郑柞抬头,双目中满是凝重,沉声道:“咱们比邻明国广西省,若是南北夹击,升龙可就难保了。”

  “先派人去问询下,虚以委蛇一番。”

  “至少要等到咱们兵精粮足之时,才好南征。”

  众人纷纷表示赞同,这场会议才算是结束。阑

  待回到自己的王宫,郑柞就见到了几个西夷人。

  “明人的火枪,真的是自来火?”

  他沉声问道。

  来人则轻笑道:“尊敬的国王陛下,秦军中有许多北京的京营,他们使用的正是燧发枪,也就是自来火。”

  “其中还有许多火炮,这是安南远远不及的。”

  “那你们能带来什么?”郑柞沉思片刻,抬目望之,目光中满是探寻。

  “燧发枪,大量的燧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