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武乡试_大明世祖校对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二章武乡试

第(3/3)页



  “唉,难咯!”高郃骨子里倒是个享受的主,他伸了下下懒腰:“继承个国公都那么难,要去就藩不得累死!”

  忙碌了好几天,高郃就四处闲转起来,然后邀四五好友,一起去看天津府武举。

  顺天府与天津府的武举考试时间不同,考官也不一样,内容却相差无几,具有很大的参考性。

  武举,也就是武科,与文科相对。

  明朝的武举一向不受重视,因为武官是世职,武举录取都不一定有官位。

  待到崇祯朝,战乱频繁,这种情况下武举正式登堂入室,设立了殿试,三甲传胪,录取了大量的武官,填充了地方的武事。

  在四川投入皇帝旗下的杨展,就是武举出身,在崇祯年间,勇于拼杀的大多是武举出身。螀

  就连吴三桂,也是武举出身。

  但是武举的弊端也很明显,重武力大于谋略。

  甚至人反问:“武举是选家丁乎?”

  当然,这也是宋、明几百年来了一味刻板以为将领以武力,蛮悍为好,谋略什么的由文官们来指点就行。

  绍武朝后,武举一开始是从军中选拔,后来逐步普及到了天下。

  与前朝重视武力相比,绍武朝武举的变化中,则多偏向于谋略。

  如此,武举一般施行四科。螀

  其一为武器:十八般武器任选一而展示,进行对打。

  二则是考取天文地理,以及军事常识。

  如淮河南北的行军不同,河套马与漠南马的优劣,弓箭制作成本,燧发枪为何自动打火,下雨天如何行军等问题,

  三是谋略书法,主要是《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吴子、六韬、尉缭子、司马法、太白阴经、虎钤经、纪效新书、练兵实纪十大兵书。

  第四,则是考一些历史上的经典战争,分析优缺点。

  例如长平之战的赵军为何失败,毛文龙在皮岛的重要性……

  都是百分制,满分四百。螀

  然后,武举全面参考文科,举行秀才、举人,进士三级递进。

  在待遇上,武秀才可以四处游学,携带佩剑,无须路引,免除徭役,见怪官不拜等特权。

  武举人则可入职巡防营,担任队正、副营正。

  武进士分三甲,一甲直接进演武堂,二甲、三甲进行考试,筛选三十人入演武堂。

  余下的人,则直接分配到五军都督府为吏,或者是京营、边军中担任队正,亦或者去地方巡防营担任副营正。

  演武堂学习两年左右的军事知识,然后就会去往侍卫司担任二等侍卫,正七品。

  虽然只是巡逻护卫的任务,但这是保护皇帝,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螀

  一旦外放,就是京营或者边军的营正,升官那是一片坦途。

  高郃看着开阔地上,这群人的比武,兴致颇高。

  第一项比武艺,舞枪或弄棒,还有人挥舞着三十斤的大刀,可谓是虎虎生威。

  为了体现公平,实行的是擂台制。

  只要能够连续击败两人,就能获得晋级权,这是纯粹的考验能力了。

  当然,像是火枪,弓箭,也同样是如此,击败两人即可。

  舞刀弄枪之下,精彩纷呈。螀

  围观的百姓们也纷纷叫好。

  一个上午过去,擂主就诞生了三百人,然后就不再收了。

  高郃心想,一寸长一寸强,武器针对要注意了。

  “怎么都是满分?”高郃听到一旁有人惊奇,他不由道:“这比武讲究的是合格就行,只要合格了才能参加剩余的三项。”

  “所以,但凡是合格的,都是一百分,谁也不例外。”

  “那争的就是后三项咯!”

  “没错。”高郃笑道:“这考试不容易,三项内容得考三天,就在衙门里,煎熬着考完才成。”螀

  “不过,乡试监考的,基本上是巡抚了。”

  “咱们天津好像没巡抚吧?”

  “天津属于朝廷直接管辖,礼部派下来的人,最起码也是个员外郎。”

  三天武举乡试结束,录取的武举人名额只有三十人,可谓是难度极大。

  但同时,武举困难度又比不过文乡试,甚至比不上考秀才。

  毕竟一个八股文就能逼多少死人?

  螀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