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朗姆酒_大明世祖校对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二章朗姆酒

第(3/3)页

见效。”

  “眼见着秦国都快一统安南了,咱们齐国还是四五万人,心里憋屈啊!”痎

  “是啊,这得想个折,让百姓们愿意来。”顾源抬起头,陷入了思考。

  “咱们齐国连吕宋都不如,国内的百姓但凡有点活路,谁愿意要这百亩地?”

  张春撇撇嘴道。

  离乡人贱自不必提,哪怕移民的首选,人家也是考虑开发成熟的辽东,台湾府,生番遍地的齐国,实在是没人想来。

  “前不久,咱们这抓到个吃人的部落,不知怎么传到了大陆,好家伙各个报纸登了,名声大不利。”

  “哪有人还想来?”

  想到这,张春一屁股坐下,气恼得不行。痎

  “你看这——”

  顾源交过来一份报告。

  这是探险队呈交的,讲的是岛屿东北部的境况。

  在皇帝的圣旨中,将整个吕宋群岛一为二,不仅是棉兰老岛,包括附近附近的大小数座岛屿。

  而就算是棉兰老岛,齐国也是初窥门径,占据的只是沿海平原,于是就派遣大量的探险队入内陆边地,进行探查。

  实际上,这些探险队就是某种意义上的捕奴团,百人左右,四处探险,营造地图。

  碰到某些部落,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回来报信,让军队去打。痎

  “铁矿?金矿?”

  (棉兰老岛的苏里高地区,金矿和铁矿,甚至铜矿都很多)

  看到这份报告,张春惊了:“这可是真的?”

  “自然是真。”顾源笑道:“只要开采出来,即使到时候献给陛下三成,咱们齐国也能宽裕太多。”

  “而金矿的消息泄露出去,还怕没人来?”

  这世界没有比黄金更有诱惑的东西了,商人们绝对会蜂拥而至,而普通人则只会知道齐国是黄金之国,富得流油,自然乐意来。

  这是一举多得的买卖。痎

  “怕是殿下在京城都待不住了。”

  张春笑道。

  “殿下有是时候来看看他的齐国了。”顾源得意道:“来见证你我的功勋。”

  “况且,齐国也该立起了。”

  张春恍然。

  显然,顾源怕齐王在京城乐不思蜀,正好想借着金矿的时机,让他来齐国正式就藩。

  ……痎

  在齐国奋进时,台湾府也再次进行了大开发阶段。

  与齐国的可怜不同,得益于福建人口的溢出效应,台湾府的移民数量不断地增加。

  同时,大量的西夷入境,让台湾的造船业,金融业,港口码头大肆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的繁荣。

  荷兰、葡萄牙、英国等,都把台湾当作东方进出口的中转站,商船进出不计其数,让关税暴增。

  但对于台湾府的制糖业来说,危机已至。

  “海南府近两年扩建甘蔗田三四十万亩,吕宋更是可恶,其本就有甘蔗田,如今扩建之后,西夷乐意去此,省却些脚程。”

  糖寮行会中,一群糖商们聚在一起,长吁短叹。痎

  原本只有台湾一府的垄断,如今三地竞争,甚至有传言,齐国、秦国也要种甘蔗,也对于他们的财路影响太大。

  “海商才是关键。”某个商贾站起身道:“西夷给钱痛快,价格也高,比国内好多了。”

  “咱们可不能放过他们。”

  国内的市场虽大,但价格却低,不受糖商们待见。

  故而台湾府昔年产糖百万担,七成出口,三成内销国内。

  “还是得扩建甘蔗田。”

  “尽量招揽闽人过来,咱们得开田。”痎

  你一言,我一语,各自献策。

  对于钱途,所有人都上心。

  台湾府的扩地发展,其实就是商人们唯利是图而催发的,较之内陆则大为不同。

  “何不酿酒?”

  某个商人轻声道:“我听那些西夷说,甘蔗能酿酒,价格卖得上去,比甘蔗制糖还要赚。”

  “酿酒?你莫要蒙我。”

  “找个西夷问问不就成了。”痎

  商人不怵,坦坦荡荡道:“咱们近水楼台先得月,把酒先卖给西夷,再给海船,再转入内陆。”

  “到时候,让他们制糖去吧,咱们另有财路在手。”

  于是,东方的第一批朗姆酒诞生在台湾府。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