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铁羊钱_大明世祖校对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一章铁羊钱

第(2/3)页

  毕竟蒙古人都是最现实的,到手的钱财最为安稳。

        可以想象,长此以往的话,蒙古精英将会被吸纳入大明的官僚体系中,成为统治阶级的一员。

        一如科举。

        “嘿嘿,儿子急缺人才嘛!”

        辽王不好意思道:“除此外,儿臣还去了一趟科尔沁草原,招纳了一千骑兵,如今正在古北口附近等候……”

        “行,我知道了。”

        朱谊汐摆摆手:“我会让京营帮你操练的,半年后必然成精锐。”

        “谢谢父皇。”

        辽王大喜过望。

        谁知,皇帝给予他的好处并不止这些。

        “太平日久,绥远和察哈尔的蒙古人生育了不少,户口勐涨,待你去就藩时,就带三千帐去辽国吧——”

        “父皇!”辽王一怔,然后就是狂喜,旋即又感动莫名。

        “你大哥就藩秦国,我舍了五千京营,你去辽国,几千帐牧民我还是舍得的。”

        “那父皇,民户能让我拉走三千不?”辽王舔着脸,得寸进尺。

        朱谊汐被气笑了:“你好大的胃口,三千户你知道是多少人吗?”

        “顶多百户,儒、释、道,木匠、铁匠、陶匠、瓷匠、篾匠、金匠、石匠、皮匠、铜匠、漆匠……”

        “别看人数少,你要是用的好,抵得上千军万马。”

        百户人家,虽然少了些,但到底能紧凑出一个缩减版的手工业出来。

        这对于一穷二白,游牧占主体的辽国来说,很是难得。

        别的不提,光是一个羊毛纺织,就足以让河中地区进行经济腾飞。

        至于说辽国起来后,会威胁大明的安全,这就属于杞人忧天了。

        南边的波斯、北边的里海,不比安西那样贫瘠之地好吗?

        况且,就藩就是殖民,经济、文华上进行殖民,必须要人手来用。

        “儿臣叩谢父皇。”辽王欢喜地应下。

        百户汉民,一千蒙古骑兵,两百蒙古进士,三千帐牧民,再加上辽国境内的安西边军,辽国确实稳了。

        待其走后,朱谊汐倒是露出一丝笑意。

        辽王十八岁,明年十九。

        虽然其一直不着调,吊儿郎当的,但从小的严苛教学,让他具备了中上之姿。

        如今在八部观政一年有余,算得上是成才了。“朝政熟悉了还不行,还得知晓怎么治理牧民才行。”

        皇帝思虑着,得让辽王去察哈尔锻炼。

        不行,察哈尔他已经露脸了,只能去绥远,担任个百户官合适。

        待个半载,就能去辽国就藩了。

        “将察哈尔总督的密匣呈上来。”

        皇帝开口道。

        “是。”

        很快,来自于察哈尔的密匣就被打开。

        如今的察哈尔总督,依旧还是孙长舟,已经近十载。

        从宣大总督至察哈尔总督,孙长舟一直在地方为官,可谓是劳苦功高。

        朱谊汐看着其书信,后背就直接躺下。

        察哈尔地区,如今虽然有察哈尔郡王、北海郡王二人分权,但总督直辖的土地,已经占据察哈尔三成。

        在加上汗部,合计能有察哈尔五成土地。

        人口上,赤峰、宽城、承德、滦平、平泉、大宁、黑城七县拥有近十万人。

        作为处罗可汗,皇帝拥有的汗部也在不断扩充,也有近两万帐,即十万人。

        这些牧民,则依赖于蒙官体系,即百户、千户、断事官。

        前两者掌控牧民的赋税、徭役、招兵、转场、土地人口等权力,而断事官则掌控司法权。

        由于距离因素,故而汗部官吏由总督代管,两者人口相加就是二十万,占据察哈尔的七成人口。

        而另外两个郡王并一众贵族,占据的不到十万,合计两万帐。

        随着时间的推移,向北迁移的汉民将会越来越多,其地纳入汉地,撤督为省之日,也是不远。

        与之相反,绥远地区靠近山西、宁夏,人口溢出不明显,朝廷管控的数府人口,不到绥远一半。

        虽然大量的蒙古贵族汉化,道没有汉民开垦耕地,汉化的速度将会迟缓很多。

        “耕地十万顷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