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锡兰_大明世祖校对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章锡兰

第(2/3)页

跟在齐王身后,昂首挺胸,颇具宰相的风范。

  “如果海贸盛起,咱们可以兜售白糖、香料,烟草、果酒、野奴、木材等物资,一年起码能多赚十来万。”

  “不少了。”齐王感慨道:“治国何其难也。”

  “成立咱们自己的船队,就能赚得更多,到时候跟那些西夷人一样,去天竺做生意,象牙和宝石可是稀缺玩意。”

  齐国的位置有些尴尬,在吕宋南边,一群岛屿遮掩着。

  但苏禄群岛又不一样,位置紧要,临近婆罗洲,香料群岛,来往的船只极多,自然能够带来不一样的消息。

  “殿下,秦国数百万众,安南又是盛产粮食之地,咱们完全可以去秦国购粮。”

  顾源提议道。

  “咱们有的船,就可以走远洋,完全可以在秦国粮兜售给吕宋,赚上一笔。”

  “哈哈哈,不错。”

  齐王轻笑起来:“等到船好了,咱们的矿也开的差不多,到时候用金银来买粮,再去吕宋换来银圆。”

  “还可以从秦国募民。”顾源继续建议道:“国内的移民实在太少,而野奴又渐渐增多,秦国其民到底是比野人顺服一下。”

  “若是能招个十来万,咱齐国算是真正的立国了。”

  齐王叹了口气。

  还是家里太单薄了。

  如果把吕宋作为封国该有多好,他晚上睡觉都能笑醒。

  望着平静的海面,白色的海鸥不断的起伏,齐王轻声道:“接下来的国事,就交给几位了。”

  “殿下,您要回北京吗?”

  “没错。”齐王道:“王妃,世子还在北京,我来齐国待上半年已经算是不错。”

  “放心,等到旱季我会再回来的,到时候就不是我一个人啦。”

  这番话,齐国官吏就浑身一震。

  看来齐王将要彻底就藩了。

  这是大大的好事。

  ……

  锡兰,燕堡。

  在被转移到锡兰已经数月,朱太子一家人倒是发展迅速。

  葡萄牙人露出了亲善的意念后,几日后就带来了商队,在燕堡建立了商站。

  一开始,燕堡只能靠剥削半岛上的部落贡献鹿皮等兽皮,换取了一些盐巴、火药,以及急需的铁器和耕牛。

  这些紧要的物资,让燕堡的实力不断地增长。

  对于物资的渴望,让燕堡上下格外的团结,同时露出了饥渴的野心。

  短短几日内,他们就收编了大小十来个部落,建立附庸军,自己人端着火枪督战。

  依靠着人海模式,第一个月,他们就征服了燕堡方圆百里的部落。

  第二个月,燕堡方圆两三百里的大小部落也开始顺从。

  于是,燕堡控制的村落,达到了近五十个,人口突破了两千人。

  朱慈烺优中选优,从远近关系,服从程度,挑选出了两百顺从的土民,让他们成为了所谓的燕军。

  家丁为军官,子侄为将领,但是初步的建立了一支军队。

  但同时,他还建立一支亲军,全部由火枪组成。

  人口的增加,让燕堡直接管理的模式就行不通了。

  不得已,朱慈烺以锡兰郡王的身份,将他们进行郡县化,即建立乡里制。

  或者说是锡兰特色化的地方制度。

  以五村为一里,燕堡任其为里长,负责管理这五个村落,如收税、诉讼,征兵等事。

  而在其上,每五里,即25个村落,作为一乡,设立乡长、乡老、乡僧。

  乡长由汉人担任,也就是他的子嗣,手底下拥有一支五十人组成的军队。

  负责军队。

  乡老则负责教化和民政,负责征粮和诉讼,由土人之中威望较高者担任。

  而乡僧,这是锡兰的特色了。

  因为在这个地方,基本上都是泰米尔人,信奉的是所谓的婆罗门教,宗教思维极其浓厚。

  为了更好的治国,管理宗教就势必要做,所以就有了乡僧。

  燕堡辖两乡,乡辖五里,里辖五村。

  同时为了分割土人,朱慈烺将第一月归顺的土人,一个个赐予了明人姓氏,并且允许他们来到燕堡贸易。

  更关键的是,他们的赋税只有三成。

  而其他部落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