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天山行都司_大明世祖校对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零二章天山行都司

第(3/3)页



  “是啊,人人道我重商贪利,但也正是我重农之缘由。”

  朱谊汐环顾左右,淡淡道:“所谓重农,就得减轻农民负担,轻徭薄赋,遵循四时。”

  “而这般,农税低则从商税补。”

  “苦一苦商人,让农夫多吃一块肉,怎么也是值得的。”

  “而不是口头说的重农,转头则加倍增税,民不堪其扰,逃亡者众。”

  这番话,让许多人脸上露出尴尬的笑容。

  其实,封建社会,实际上所谓的重农,指的就是重视农业税,防止遗失,而非善待农夫。

  毋庸置疑,今天就是一场秀,或者说必要的秀,彰显皇帝对农业的重视,驳斥那些乱七八糟的说法。

  毕竟你说的再多,也不如做上一番。

  干脆,朱谊汐直接打破了以往皇帝的装模作样,直接来上了实操,绝对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一上午的工作结束,皇帝直接回到了紫禁城。

  屁股刚坐下,就得知了从甘肃六百里加急传来的消息。

  末将高一功启奏:

  自末将于绍武六年十二月十二日南下,先入焉耆,再入库车,在

  阿克苏小挫敌军……

  及至呼尔满,敌驻军两万,妄图阻我王师,信赖祖宗庇佑,陛下恩德,敌白山派投顺于我,袭击其粮道,迫其决战……

  待后,敌囚阿布杜拉者,逃于喀什,青海总兵李定国率兵两万逐之……

  “西域定下一半了。”

  朱谊汐兴奋地拍打着桌面,如此轻易的拿下叶尔羌,着实出乎他的预料之外。

  此战过后,所谓的察合台汗国,也就彻底的消亡了。

  “自安史后,唐失西域以来,中国已有九百年不曾闻楼兰之名,今日在陛下年间收复西域,可谓是千古未有之大业。”

  赵舒再也忍不住惊叹起来,他连忙拜下:“为陛下贺,为大明贺——”

  “为陛下贺,为大明贺——”

  八部尚书,四大阁老,一同拜下。

  宦官们和宫女,一向看人眼色,此时也忙不迭的跪下,欢呼起来。

  朱谊汐坦然地接受他们的欢呼,心情可谓是愉悦至极。

  元朝的领土大吧,但西域就是缺了,止步于哈密,根本就无法再向西进一步。

  明初环境特殊,历史上知道乾隆年间,收复了西域,设下伊犁将军。

  那时候,中原王朝已经失去西域快一千年了。

  这一千年,西域的汉人早就没了,佛教、和平教轮番上阵,最后是蒙古人占据此地数百载。

  中国古典帝国时代在唐朝,而封建巅峰在清朝,这是毋庸置疑的。

  不提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登峰造极,就说他的领土范围,乃是历朝历代之最广。

  “有了南疆,北疆何愁不到手?”

  朱谊汐猛得打开屏风后的地图,看着新画上去的叶尔羌、卫拉特盟主诸部,一时间所有的目光都聚集到了北疆。

  杜尔伯特,和硕特,准噶尔。

  只有准噶尔,才是最让有压力的。

  鼎鼎大名的噶尔丹,怎么不让人心生忌惮。

  不过,乾隆那小子,纵容清军屠戮了准噶尔人,将北疆让给了畏兀儿人,结果让佛教与和平教对半分的局面,彻底让和平教统一。

  这可不好啊!

  这个时候,朱谊汐脑海里蹦出来一系列的感慨,各种治理的方案不断地徘徊。

  最后,行省制还是被毙了。

  在西域那样的地方,不现实。

  “设立天山行都司如何?”

  皇帝转过身,对着众臣露出了笑脸。

  一个极其灿烂的笑脸。

  内阁几人眼色一动,表示赞同。

  旁观决策的八部尚书,感觉到了皇帝那无以伦比的威望,以及权力,更加的恭敬起来。

  天山行都司,所辖的范围自然是叶尔羌汗国在塔里木盆地,以及帕米尔高原等地领土。

  按照吉林行都司的惯例,天山行都司设天山将军,军政合一,统领整个行都司的军队、百姓。

  不过,各大绿洲设立都指挥使,行使绿洲军政,由朝廷指派,受天山将军领导,一起管理天山行都司。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