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冲击_大明世祖校对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六章冲击

第(3/3)页

一下三老的重要性。

  “不过,体貌端正则罢了,”

  皇帝笑了笑,随口道:“军中有几个相貌好的?况且,能够退役的军官,基本上或多或少都受过伤,有所残缺。”

  “脸上有伤疤,断手的,不在少数,咱们应该理解一下。”

  朱谋只能点头称是。

  经过这样一番的分配,三老就彻底的标准了。

  其中,作为核心的乡长,由京营子弟担任,作为值得信赖的京营战事,其忠心不言而喻。

  而乡老,则是地方士绅的盘中餐,代表着他们的利益,维护乡间秩序。

  同时,乡警则是知县的代言人。

  三角关系是最牢靠的,各方都有自己的代言人,维护己方利益。

  同时,分猪肉表面上来看是朝廷吃亏了,因为地方势力占据了三份之二,但实质深处,则藏着皇帝的不安。

  因为相较于前明,绍武朝官吏合流,让大量的胥吏入编,前明每县编制不满百人,到如今的两百,基本上翻了一倍。

  由此必然导致地方实力增强,能够动员的财力物力极大的增加,这对于中央集权是不利的。

  与此同时,朱谊汐承认官僚系统对稳固统治有好处的,但对于百姓来说,这未必是好事。

  因为县衙管得宽了,剥削就会加重。

  来自于后世的他,深信十官九贪,无官不贪的传统,因为权力在手,过期作废,谁都想要短时间的变现。

  就像在两汉,魏晋时期,朝廷剥削成性,但管束不强,面对苛政猛于虎,他们还可以逃亡在乡间,保存元气。

  你能想象,在秦朝,作为通缉犯,项梁能与太守殷通整日饮酒欢歌?

  即使在管理严格的秦朝,对地方的控制与明清不可同日而论。

  但在绍武朝,三老盘踞地方,就算是逃到村里,也有可能被抓到。

  俩人讨论了半个小时,聊得很是热闹,也很舒服。

  “对了西南方面怎么样了?”

  谈到最后,皇帝突然想起了青藏高原。

  “滇国一直不肯臣服,孙可望倔犟的很,听说不断地与西夷买卖火枪,想要东扩呢!”

  瞧见皇帝面带诧异,朱谋才反应过来,这说的是高原。

  那地方在西南吗?

  如果皇帝说他在,那就是在。

  “康国打得有声有色,而卫藏国则养尊处优多年,根本就不是对手,听商人们说,在拉萨百里外僵持着。”

  “啧,慢慢打吧,不急一时——”

  朱谊汐拖长了音调,心情很是不错。

  离开殿中,朱谋松了口气,擦了擦额头上的细汗。

  这场难关终于是过去了。

  人无完人,这场卖官大戏中,作为吏部尚书,他怎么可能逃得过?

  明面上的贿赂自然没有,但私底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收一些礼物还是有的。

  毕竟几年的时间不闻不问,谁能想到皇帝今天如此重视?

  待其离去后,内阁则收到了消息。

  官场上,作为天官,朱谋炙手可热,如今又皇恩不断,这都混过去了,谁不羡慕?

  赵舒稳坐钓鱼台。

  唯有阎崇信感到了危机。

  他有一种预感,要么在年底,要么在年初,朱谋必定是要入阁的。

  因为此时的内阁只有四个人,不符合五人的传统,作为吏部尚书的朱谋,无论是能力、资历,恩宠,绝对是第一人选。

  甚至,某种意义来说,对他未来的首辅之位形成冲击。

  俩人的关系,顿生微妙。

  “吏部算是安稳了。”阎崇信随口叹道。

  “稳定是好事。”王应熊点头笑道:“都督府的事能安生解决,吏部可是掩护得力。”

  此言一出,众人都笑了。

  吏部背锅,但五军都督府却责任不小。

  表面上看只是一群文吏,实质上却对勋贵群体形成了巨大的冲击。

  因为被誉为都督府第一司的军政司,由义国公尤世威主持,其左军都督府左都督的官职,已经变更为后军都督府右都督。

  已经不再监管十司。

  很显然,尤世威已经丧失了都督府的权力,只能当个闲散的国公。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