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补漏_大明世祖校对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五章补漏

第(3/3)页

下:“尊敬的齐王殿下。”

  “色愣格是吧?”

  齐王轻声道:“听说你是摔跤第五十六名,不错,我很欣赏你。”

  “想不想跟我走?”

  色愣格犹豫了。

  我可是要当官的人。

  “你不是前十,是无法去京城的,只能留在察哈尔当官,撑死了不过是千户官。”

  齐王不管他脸色,继续道:“跟着我,安家费就有两百块,立马授正七品营正,另外,还有建功立业的机会。”

  “塔布囊,台吉,哪怕是郡王,都会有机会获取。”

  实际上,一开始朝廷是准备直接授予这群蒙古进士们塔布囊的低阶爵位,但考虑到蒙古贵族的心态,就没有乱来。

  两百块,正七品营正,远大的前途。

  这无不在勾引着其心思。

  “我愿意去——”色愣格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只是,大王,我家人能不能一起去?”

  “当然。”

  秦王招募起来,则更加干脆直接:“我在南方有一块领地,只要你跟着我,成为世袭的贵族不在话下。”

  “塔布囊根本就不算什么。”

  耗费了数日时间,两人都招募满员了,而秦王则依旧不消停,不断的派出人手四处招募落选者。

  短短时间内,其共募四百余人,一时间孙长舟叹气不止:

  “殿下这是准备把察哈尔都包圆吗?”

  察哈尔三十来万人,就算是三年一届的那达慕大会,来来数数也就那些人。

  秦王拿走的,可都是精华。

  秦王闻之,轻声道:“您老莫要担忧,我这是不得不为。”

  “过两年,四弟,五弟几个也成婚,他们也必然会来挑选人手,我是先下手为强。”

  孙长舟为之一怔,这话着实在理,他根本就无法反驳。

  临行前,齐王低声道:“察哈尔有那达慕,那绥远也应当有吧?”

  “绥远不过二十万人,倒是少了些。”

  秦王颔首:“确实,绥远也要办了。”

  一场那达慕大会,对于蒙古人来说就是一场科举选拔,一朝跨过富贵门。

  而对于齐王、秦王来说,这是选拔英才,充斥藩国的重要途径。

  对于大明朝廷来说,那达慕大会,将会让整个察哈尔的英才,从民间选拔出来,削弱贵族的反抗力量。

  同时,也能大肆且成规模的培养亲明派。

  况且,相较于拉拢上层贵族,作为穿越者的朱谊汐,还是更喜欢底层普通人。

  把持蒙古高原上下活力,渐渐消灭奴隶制,化为大同。

  携带着大量的英才,秦,齐二王,缓缓而入顺天府。

  这时,待他们即将回京时,瞬间到达顶峰。

  二王惊诧莫名,忙询问何事。

  原来,朝廷颁布谕旨,允许民间百姓自由来往藩国(仅限于秦、齐)。

  换句话来说,这是免除了关卡,让藩国可以自由的聚敛收纳人才,更是相当于给两位藩王合法的招募令。

  两个藩王大为欢喜。

  宛平县,附郭之中。

  顾源穿戴上了,自认为最为干净的长袍,即使它有补丁,洗得发白;脚下的布鞋齐整,头上的方巾整齐。

  可惜,他的背微微拱起,成了驼背,使得整个身体不和谐起来,破坏了自身的文气。

  自科举诞生以来,从来没有听说过哪个进士是驼背的。

  所以,即使他在县试中做的花团锦簇,但一碰到知县见面,就立马断了前途。

  无它,当官最重要的是官威,相貌端正,能让百姓们升起最起码的尊重。

  在这种前途叵测之中,即使他娶妻生子,但仍旧不愿意放弃。

  原本以为新朝来了,能有些许机会,结果依旧如常。

  这时,忽然传言,齐、秦二藩,不拘一格收罗人才,这让他来起了兴致。

  妻子是平凡人,见他如此模样,哭泣道:“那可是万里之外,你要是真被选中了,我们孤儿寡母的怎么办?”

  “不做那个官,又能如何?”

  顾源闭上眼睛,似乎每个字都沾着鲜血:“那我十几年来的寒窗苦读,岂不是白费了?”

  “宁死,我也要当官。”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