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减租减息_大明世祖校对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七章减租减息

第(3/3)页

花等经济作物,想要粮食都难。

  例如如嘉靖、隆庆时期,大学士徐阶家有土地2400多顷,仅华亭县每年收租银约一万两。

  其他勒索手段应有尽有,押租(押金)、批田钱(定金)、预租(提前交租,如年缴、半年缴)、小租(额外勒索瓜果蔬菜,婚丧嫁娶等)……

  另外,佃户人身依附在地主,服杂役等,欺凌迫害不计其数。

  “好了!”半个时辰过去,朱谊汐听着脸色难看。

  作为地主阶级代言人,他都感觉羞耻,什么玩意儿呀这是?

  改革,必须改,得一步步的来。

  “你下去吧!”皇帝摆摆手:“回去后别乱说。”

  好家伙,减租减息果然片面。

  农村困境,关键在于人身依附。

  只要把地主和佃户,拆解成后世的房东与房客关系,那就是大成功了。

  任重道远啊!

  这般想着,朱谊汐让人弄来一支细毛笔,在纸上书写起来。

  能用的人:开明的士绅,年轻的读书,刚入官场的小官,以及官场干吏。

  反对者:庞大的士绅阶级,以及影响到的底层官吏……

  想了想,朱谊汐把反对者三个字涂掉,写上阻挠者三个字。

  因为这是地主阶级的内部矛盾,并非你死我活的斗争。

  况且,这些人表面上还得叫好,只是暗地里阻挠罢了。

  看了看,朱皇帝又在这行人后面,添加了又一行字:官场中碌碌无为,随波逐流的官吏。

  阻挠者的优势上,有两方面,一者是舆论,二者是官场。

  “舆论上,士林方面必然是我占优势,这是靠大义压人。”

  朱谊汐放下笔,思量起来:“而在民间,城市之中有公报,可以影响市民,但他们对乡间助力很少,而乡间的一言堂,则掌握在士绅们手中。”

  “只要他们装聋作哑,当做没发生这件事,为了以后的生计,佃户们自然趴窝,不敢反抗。”

  突然,朱谊汐下笔写下反抗二字,浓墨重笔:“得掌握好火候。”

  “别到时候引发了民愤,把我的龙椅给烧着了。”

  民间隐藏的势力可不小,野心家,宗室,白莲教等造反派,他们要是利用起大史也是个麻烦。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