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待归_大明世祖校对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七章待归

第(2/3)页

表现良好,其他人则是在矿场里干活,要么就是在木场砍树,比他们辛苦多了。

  这样一来,上万免费劳动力对辽东的发展贡献极大,也不怕他们会逃跑造反,时间一到就自由。

  “还有一年半——”

  两人对视一眼,眼眸之中写满了对自由的渴望。

  乌信则扒拉着饭勺,给他们一人盛了一大碗糊糊。

  看他们猪拱食一般吃得开心,也不由得露出些许笑容。

  “这一趟出来,对于你们来说很有好处。”

  锅里剩余小半,乌信把骡子喂了,这才施施然地一屁股坐下,悠哉道:“虽然你们待归期限一到,就成了民户,但普通的屁民,哪里快活?”

  说着,给了李世桢一把刀,曹玺一把晚弓,他才继续道:“时间一到,矿场、林山且不论,你们两个有文化的,倒是能留在乡里。”

  “干得好还能进县衙,这可比其他待归好多了。”

  “多谢乡长提点——”二人连忙跪下,发自内心的感谢。

  从汉八旗俘虏,到小吏,这一步可是云泥之别。

  “走吧,好好干活。”

  牵着骡子,几人再次上路,来到了沙岭堡山林处的一处村落。

  其两百人口,可壮丁却只有二十来人,战争的摧残可见一斑。

  也正是因为如此,壮劳力缺乏,导致村落的耕田不多,妇孺们下田,男人们则上山打猎来填补家用。

  因为辽东人口不多,无法向中原那样大范围的供给牲畜,所以军队只能向民间收购兽肉,维持军队肉食供给。

  这般一来倒是打猎比种田更能养活家人,促使着更多人走向山林,由此也导致粮食增长缓慢。

  “乡长,您有什么事吗?”

  村长弯着腰被搀扶走来,抬首问道。

  “你们这耕田也忒少了。”

  乌信望着村外的土地,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没办法,耕牛少,壮丁也少,就算是老少都下地,也填补不了啊!”

  村长叹了口气。

  持续多年的战争,村中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