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官吏合流_大明世祖校对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四章官吏合流

第(3/3)页

升迁狭隘?”

  皇帝不满意,这依旧是官吏分野,上通道路依旧被堵死,没有前途吏员,那省考还有什么意义?

  “县为六房,为从九品;府谓之为六科,从六品;省则为六处,从四品;中央为六司,从三品。”

  朱谊汐一字一句地述说着,一旁的起居郎黄宗羲则一字一句地记录着,日后朝廷改制的凭证,不然谁记得住这些?

  “知县之升迁,先入府之六科,为期一载,再升才可至知府,知府之后则为六处,然后辗转三司,再后为入京,亦或者转任他省巡抚。”

  说到这,皇帝声音响亮:“一步一个脚印,干实事,而不是担任同知等虚无看戏的官职。”

  一般出任地方的进士为三甲进士,其典型升迁路线:知县(正七品)→州同知(从六品)→知州(从五品)→府同知(正五品)→知府(正四品)。

  到了知府这一级,就是三甲进士的顶部了,很难突破。

  而皇帝却大开方便之门,直通省级,这在大明属于开天辟地的第一回。

  王应熊彻底震惊了,他感觉这一天,怎么那么不对劲,太不可思议呢?

  这是官吏合流吗?天下又出大事了。

  “陛,陛下,这怕是不合规矩,卑吏之职,绝不能以进士充任啊!”

  省一级的官位,都是二甲进士们的专属,怎么可能轻易的让出来。

  王应熊迫不及待地拜下,语气中颇有几分软弱。

  “规矩?规矩就是用来打破的,不合时宜的东西就应该大改之。”

  皇帝朗声道:“你当我不知,为何三甲进士难升?不过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其经历都花在堪磨之上,升无可省,不得不停在知府。”

  “卑吏?只能要升迁,我看多少人不肯干。”

  从知县升到知府,虽然只有州同知、知州、府同知三阶,但却竞争力极大。

  更坑的是,作为府、县的中间部分的州,全天下只有139个,而县却有一千两百个。

  而如今六科、六房一出,充当踏板的坑位多了,自然不必纠结于州,升迁路自然就容易了。

  官吏合流初步尝试。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