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应对措施_大明世祖校对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四章应对措施

第(3/3)页

广,夺取襄阳、武昌,编练水师,再顺流而下,直取南京。”

  “而急策,则在于运河,粮草辎重自北向南而来,方便快捷,只是冬日容易结冰。”

  “结冰,可以凿开!”

  这时,礼部尚书高宏图,不由得说道:“运河最要紧的不是冰,而是枯水。”

  “秋冬北方少水,但一至江北,水流就充沛了。”

  “黄河去年水量还行。”

  皇帝闻言,叹了口气道:“而且,黄河夺淮入海,再不济,几百里的距离,人挑马拉,也算不得大事。”

  “所以,陛下,运河沿线反而是最要紧的,例如宿迁、淮安、高邮等地,只要多布置钉子,能拖延其不少时间。”

  冯显宗开口道。

  “满清的红衣火炮,再坚固的城池,也守不住。”

  皇帝沉声说道:“要么野战击败他们,要么断其粮草,只有这两个方法。”

  在坐的众人无不沉默。

  在实力方面,再多的计谋也无济于事。

  草草谈了几句,这场会议无疾而终。

  不过,也算是提前做了心理准备,不至于措手不及。

  而赵舒,最后还是留了下来。

  虽然说内阁是群辅制,但首辅却是一锤定音的主,在强势的首辅领导下,内阁其他辅臣只是陪衬。

  例如,张居正、杨廷和、徐阶等时期,内阁其他人光芒暗淡。

  “陛下,如今之计,时间拖得越长,对于大明来说越有利。”

  赵舒言简意赅道。

  “我何尝不知如此?”

  皇帝点头,轻声道:“但满清也知道,所以想要速战速决。”

  赵舒想了想,不由道:“如此,只能尽量的增强南京的实力,可用替换之法。”

  皇帝探头,细听起来。

  说白了,就是将新兵,替换至河南、贵州两地,形成防守姿态。

  而替换来的精兵,则至南京。

  “如此,可得两万余精锐,而敌不自知,也算是咱们的暗手。”

  皇帝笑了笑,补充道“”

  “除此以外,还可以在山东,山西等地,鼓动百姓起义,也能打乱他们的步骤,争取时间。”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