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二章 想成事,先敢想_草莽年代最新章节目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百一十二章 想成事,先敢想

第(1/3)页

  小柯审核资料的速度很快,李亚东甚至感觉他都没怎么看,就放了下来。

  “李董,这个企业资质,真的不符合我们银行的贷款条件。”

  王万达和小钟顿时心头一紧,连呼吸都加重了。

  天知道他们此行被整个公司的人寄予多大厚望,万一空手而归,且不提大家会有多么失望。

  工地那边,公司现在正用这个名头暂时稳住了工人,万一他们感觉上当受骗,到时可不太好伺候。

  “哦?”李亚东蹙眉问,“具体问题出在哪里?”

  “主要是公司性质不明确。”小柯解释道:“他们公司按道理来说、包括组织架构什么的,都属于私企范畴,但其实底子却是国企。”

  李亚东恍然,总算搞明白了堂堂万达——现在应该也算有点规模,怎么连柜台审核的第一关都没通过。

  公司性质不明确,所有人不清晰,这肯定是贷款的大忌。

  万一到时候没有按时还款,该找谁去要债?

  “王总,你们公司是国企?”李亚东问,这一点他还真不清楚。

  在他的印象中,万达不就是王家的私有财产吗,凭这个王万达还当过中国首富,不像万科。

  “这个……现在应该已经不属于纯国企的范畴了吧。”

  得,王万达自己都搞不拎清。

  他注意到李亚东翻了个白眼,尴尬一笑,解释道:“公司最早确实是西岗区人民政府牵头成立的,我那时在政府办公室做主任,原名叫作大连西岗住宅开放公司。

  “后来89的时候我调过去做总经理。然后在92年的时候,公司进行了一次体制改革,并且更名为大连万达房地产集团公司,是有意与国企体制脱勾的。”

  你说脱就脱啊,李亚东心想。

  当然,他清楚王万达最后确实成功了,算是运气比较好的一个。

  可很多企业就没那么走运,刚刚说到万科,王市就是很典型的例子,体制改革失败,最终被架空权利扫地出门,对外的说法倒是更好听一些,什么卸下权利,去做一些其他的自己想做的事情,实际上真实情况是什么样子,稍微关注商业事件的人都清楚。

  90年代末的国企体制改革,包括工人下岗潮,其实都是计划经济所遗留的祸根,在市场经济的时代,它们迟早都会爆发病症,为了国家大局着想,必须施猛药救治。

  而挺过来的人,将会更加强大,至于没挺过来的,则意味着“牺牲”。

  李亚东犹记得当时《南方周末报》就在一篇新闻中写道:总有一种力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