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合作社的具体规划_草莽年代最新章节目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二十五章 合作社的具体规划

第(1/3)页

  “亚东,别说胡话了,鸭子可以每家每户少养点,田地还是要种的,不然我们吃啥?退一万步说,每年还得交上交呢。”田叔笑着说道。

  “是啊,也只能这么办了。”

  很多乡亲们纷纷点头,认为也只能小打小闹。

  不过即便是少养,一家养个十只,平均一只鸭子赚一块钱,也有十块,而鸭子三四个月就能长大,一年至少能养两拨,也能有个二十块的收入。

  二十块钱,这年头能供一个孩子上一年学,总归也不少。

  “大家静一静,太别急,让我一次性把话说完。”

  李亚东笑了笑,乡亲们能想到的这些问题,难道他会没考虑?

  众人听他这么一说,纷纷安静下来,想听听这有大学问的留学生,能有什么好主意。

  “我说不种田,当然不是说让大家饿肚子,因为在我看来,将田地用于种植水稻、种蔬菜,经济产值太低。”

  要知道他们这里地处长江中下游,可谓真正的鱼米之乡,农村人每家每户都种水稻,眼下又是一九八八年,不像过去,吃不饱穿不暖,自从七十年代末,国家实行联产承包制以后,农民的积极性提高,粮食产量也大幅提升,现在每家每户年终还能有些余粮。

  所以大米在他们这里,真的不算什么稀奇东西。

  而不稀奇,也就意味着廉价。

  “叔,问个问题。”说到这里,李亚东扭头望向旁边的方驼子。

  “你说。”方驼子笑了笑。

  “咱们村平均一亩水稻,能收获多少粮食?”

  “现在要比以前多得多。”方驼子呵呵一笑,“我们现在种的是杂交水稻,亩产能有一百五六十公斤的样子。”

  我去……才这么点?

  李亚东楞了一下,比他想象中的还少,袁院士这个年代应该已经有所创举,他原本猜测至少能有个三四百公斤。

  当然,他也就是个门外汉,胡乱瞎猜,因为犹记得日后的水稻亩产可以达到一千多公斤。

  看看方驼子一脸得意的模样,以前的亩产只怕得打个半折,也真是替中国人的肚子捏了把汗。

  “好了,我算它两百公斤,也就是四百斤。目前粮食的价格应该是两毛出头一斤吧,那也就是说,一亩水稻,它的单季产值是八十几块钱的样子。”

  底下众人虽然竖起耳朵认真听着,但都显得有些不明所以,不知道为什么突然从养鸭子的事情上,扯到粮食产量上面。

  “那大家知道……一亩水塘,如果用心养殖的话,一年可以出多少斤鱼吗?”

  此话题一抛出来,众人面面相觑,村里虽然有两口水塘不假,但绝对没有用心养殖,原因很简单,买不起鱼苗,也就随便养养,放个几尾鱼苗,年底有个年肉吃就行。

  这时,始终没有说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