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强势的竞争对手 (感谢“漆雕政”的书单!)_草莽年代最新章节目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一章 强势的竞争对手 (感谢“漆雕政”的书单!)

第(1/3)页

  关于海蓝走私车的事情,李亚东是知道的,在经济领域海蓝曾发生过两次重大事件,第一次就是八四年的走私车,第二次是九零年前后的那段时间,海蓝炒房。

  炒房的事情就不提了,那是个泡沫,先入市的部分人确实赚到了钱,譬如潘十亿,但后面的更多人则被坑惨了,譬如李吉利,跳楼者也不是一个两个,李亚东实在提不起兴趣,况且时间上也有落差。

  而眼前的汽车行当,他倒是挺有兴趣参一脚的,毕竟这是官倒,海蓝政府授权的,所以从严格意义上讲不算犯法。顶多就是地方政府对中央的政策有所“误解”。

  事情的源头还要从今年一月份小平同志第一次南巡说起,不是随后开放了14个沿海城市嘛,海蓝就是其中之一。

  八十年代的海蓝是真穷啊,比不上内地的一个小县城,整个HK市区只有20万平方公里,坐船上岛的人从秀英码头前往市区,要走20余公里的乡村公路,穷乏——是这个年代海蓝的唯一代名词。

  这种千载难逢的机会政府哪肯错过,在此之前由于受国家关税等因素的影响,对于外来的汽车进口限制颇多,海蓝借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决定放开汽车进口。

  据官方数据统计,在八四年短短一年时间里,单“丰田”一个品牌,就向海蓝输送了十万辆小轿车,此举甚至惊动了日国政府,声势不可谓不浩大。

  当然,这种行为肯定是不被允许的,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大规模进口汽车,则意味着外汇的大批量流失,国家攥点外汇多不容易,不可能放任不管,所以这场风波也仅仅持续了一年。

  如果李亚东的记忆没错,等到明年年初,中央就会派人前往海蓝,彻底平息此事。

  算算时间,若是他加足马力,说不定还能赶上末班车。

  “对了,那人既然欠了咱们的货款,拿条子抵账不是天经地义吗?怎么又干起架了?难道小飞不收?”李亚东眼珠子一瞪,要真是这样,他非得踹那小子两脚不可。

  “不不不……”小猛忙解释道:“飞哥知道那是好东西,一门心思想弄过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