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训练_禁区之狐最新章节最快更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八章 训练

第(2/3)页

莱往前多抢点,多得分。

  配合利兹城一往无前的速攻战术,胡莱根本也不需要在中前场要有多好的传接球能力,够用就行,他不是利兹城进攻的发起者,也不是组织者,他是终结者。

  他只需要不断磨炼自己的射术和抢点能力,成为利兹城阵中最锋利的一把刀就行。

  事实上他也做到了。

  只需专精一事的他将自己的优点发挥的淋漓尽致。

  利兹城凭借他超级高效的得分能力,笑傲英超,连续拿下英超冠军和欧联杯冠军。他本人也成为了英超金靴和欧联杯金靴。

  有人批评克拉克战术单一,就只知道重度依赖胡莱。

  利兹城看起来似乎是进攻火力强大的球队,但其实攻击实力却非常孱弱,全靠胡莱一个人。

  如果胡莱状态好,他们就能进很多球,也能赢球。

  如果胡莱状态不好,那他们就哑火输球。

  所以那些人的批评倒也不无道理。

  不过小球队利兹城哪有什么资格挑三拣四呢?

  手上有一把趁手的兵器不用到极致,还想要什么?

  难道非要把兵器扔了,然后给对手说等我练好拳脚功夫,打好基础,再来和你们战过?

  只怕是在神功练成之前,早就死翘翘了……

  不过克拉克并不需要开发胡莱进球以外的能力,并不代表胡莱他自己也不需要进步。

  一个只会进球的中锋固然很厉害。

  可是上赛季在英超联赛中,在遭到对手有针对性的限制之后,他过于依赖队友,并且进攻手段单一的问题也被暴露了很多出来。在联赛中只打进二十一个球,从数据上来看表现确实是下滑了的。

  如果胡莱满足于做一个利兹城时期的自己,一把锋利的刀。

  倒也没有太大问题。

  但胡莱不满足。

  他希望能够继续进步。

  否则他为什么要离开各方面都很舒服的利兹城?

  如果可以,他可以一直呆在那里。直到……因为球队实力下降,他的进球数也开始跟着下降。等那个时候他再想要进步,已经定型,恐怕难有寸进。

  最终泯然众人矣。

  所以要出来,至于具体去哪儿,他没考虑过。反正只要出来了,总比留下来强。

  结果来了马德里海盗,跟着帕罗蒂训练了几天后。他发现自己应该是来对地方了。

  豪门各有各的风格,战术打法也不完全相同。

  马德里海盗确实是可以让自己得到提升的。

  帕罗蒂的马德里海盗讲究传控,速度固然重要,却不是一味提速。

  这就意味着胡莱不能像以前那样要么冲锋在前,要么埋伏在中锋旁边,他需要更深入的融合到球队的整体战术体系中。

  他需要不断和队友用传球来建立联系,他甚至要成为这个整体战术体系中的一份子。

  这对他的传球能力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再只是能够把足球传准那么简单了,而是要在几乎没有控球空间的禁区附近,在被逼抢的情况下,迅速把足球准确传给队友。

  听起来很简单,做起来却很难。

  因为谁都知道,传球成功率这个东西,越是在无人干扰的情况下,成功率就越高。

  所以在中后场的传球成功率非常高,而一旦进攻推进到进攻三区,成功率便会急速下降。

  那里逼近防守方的球门,防守一方必然会严防死守,不给进攻方球员更多的传接球空间。

  足球说白了,场上双方二十二个人,看起来似乎是在争夺那个直径约二十二厘米的足球,但其实是在争夺那个长一百零五米,宽六十八米的空间,而争夺空间又需要时间,所以足球是争夺空间和时间的运动。

  如果胡莱是一个无法在对方禁区附近拿球的球员,那么他的未来就总归有限。

  因为他面对强敌,拿球就丢的话,久而久之便不会有人把球再传给他了。

  他不能总指望自己正面朝着球门,然后抢点射门得分。

  这么好的机会在比赛中实在是太少了。

  一场九十分钟的比赛踢下来,前锋做的最多的其实还是不断跑位接应、接球传球,尤其是回撤。

  能够正对球门接球那真是很稀罕的时候,大部分时候他们是背对进攻方向拿球的。

  这个时候考验的不是射门能力,而是传接球能力、拿球能力。

  因为他们身边全都是防守球员,自己拿不好球,会牵连自己球队的进攻半途而废。

  胡莱在利兹城踢球的时候,可以不在乎这些事情。

  利兹城的实力总体还是偏弱小的时候,很多时候面对都是比自己实力强的对手,打的都是反击,是快攻,胡莱总是面朝对方球门。

  来了马德里海盗,豪门球队实力强大,对手反而都是打防守反击的。再加上帕罗蒂这位主教练的传控打法,他作为前锋,就必须要能控得住球,要能在面对逼抢的时候,接好球、传好球。

  ※※※

  六名马德里海盗球员围着一个六边形的训练区域,他们三人穿红色训练背心,三人穿黄色训练背心。每人占据六边形的一条边,站在线上,不同颜色彼此间各隔,一条边是红背心,左右两边就都是黄背心,反过来也一样。

  除此之外,在六边形的圈内,也有六名球员,三人穿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