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工厂_汉兴小说最新章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76章 工厂

第(3/3)页

心的产业之一。

  “本铁厂以焦炭炼钢,预计今年年产铁1万5千石,钢1千石!”

  铁厂经理对此十分自豪,尽管细算起来,铁产量不过一千一百吨多一点,钢产量连一百吨都不到。

  这个数字搁在另一个位面绝对是个笑话,恐怕也就是个村办企业的规模,不过在这个时代,这个数字确实值得自豪。

  徐世杨不知道与江南的大周相比如何,但肯定超过女真鞑子,估计在现今整个世界都能排的上号。

  ……

  徐世杨最后视察的工厂是兵工厂。

  目前齐省有两个兵工厂,一厂在青州,主要以胸甲、刀矛等冷兵器为主,也生产神机炮。

  二厂迁往登州,主要生产燧发枪、各种型号的野战炮和舰炮,同时还为即将成立的车辆厂生产车用大型板簧。

  另外还有一个单独的火药工厂,厂址选择莒州浮来山——因为在山里,就算出了事,也不会造成太大破坏。

  一厂厂长还是原来十五屯的铁匠老张,实际掌权人是他的长子,这小子对徐世杨保证每个月能提供一千五百件胸甲,如果所需更多,提高产量到三千件也行。

  徐世杨觉得他可以对非鞑子的中立地方出售一些铠甲,只是这方面忌讳很多,能不能实现还得考虑大都督的意见。

  二厂厂长是汤隆,这小子混的不错,他把当初浮来山当家的遗孀娶回了家,还买了两个鞑子婆娘当小妾,目前也是儿女成群,人生幸福美满。

  对于都督府政权,这个前土匪算得上感恩戴德,因此对登州的第二兵工厂倾注了大量心血,使得二厂产品的数量和质量都远远超过一厂——这也是徐世杨把重要的火器生产放在这边的原因。

  按照汤隆的汇报,登州二厂每个月可以生产一千条枪,但技术水平足够的工匠人数还是少,因此仍旧维持一半燧发枪一半火绳枪的水准。

  不过即使每个月五百条燧发枪,似乎给新军现有的全部火枪手全面换装也已经足够了。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