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红尘后事_道门大门道小说免费阅读无弹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99章 红尘后事

第(3/3)页

以纳气藏神,自行汲取天地灵气和皇城风水与天子之气,乃是不可多得的修真密宝。

  华澜庭在这里还没修到打通任督二脉之时,但有了传国玉玺,却是可以利用其内之气强行冲关召引天雷,并以之辅助渡劫,从而突破这方天地的束缚。

  至于来处的坐标,慕倥偬说过,如果他是以突破的方式回归,界时自有感应。

  准备完毕,华澜庭心中暗想:人间一场春秋梦,归去来兮终有期。此间大事抵定,不宜再牵绊。生有来处,死有归途。不如,归去!

  无定等人已远远散开,斩龙岭上空突然阴云密布,重重叠叠翻卷涌动,有雷光闪现……

  在华澜庭渡小雷劫的前后几天,西峪关前发生了数场战斗。

  大歧遵守了和恒王朝的协议,几乎与恒王朝同时发兵,和西泰王的守军展开激战。

  战事胶着之时,荡剑诛匈大联盟五族从大歧身后起兵发难,大歧腹背受敌大败,残部退往更西的不毛之地,大歧地盘被五族瓜分,形成割据之势。

  王女黛螺思从此,不知所踪。

  多日之后,经历叛乱的尘王朝初步恢复平稳。

  这一天,有数道圣旨颁下,内容大意是:

  清远侯岳业勾结恒王朝,叛国投敌,犯上作乱,罪不容诛,着削去一切封爵。

  因其已身死,天恩浩荡,不再追究其他,并念其过往功绩,仍厚葬之。随其叛乱者,除通辑少数异国与重要从犯外,余者不予牵连追究。

  平南大营都统岳嘉,公忠体国,武勇智仁,拒不从逆,大义灭亲,为国立下平南大捷和平叛救驾之功,令蒙羞之清远封号得以洗去耻辱。特追封岳嘉为清远王,谥号武勇,因其身故,着其子袭其王爵。

  岳嘉之弟岳景,深明大义,武道高绝,参与平叛,并率众击杀敌酋数百,救国难于危急,挽狂澜于即倒。其虽得道,特加封护国真人,于京师建道观以表其功。

  岳氏兄弟合力平叛,为国为民建不世之功,着即改年号为嘉景,以彰其德行,传之后世。

  圣旨中隐下了岳氏之真正身份,并且封赏皆为荣誉性质。但考虑到岳家为恒朝赵氏子嗣的实情,庆云帝改年号等行为其实还算公允宽仁。

  另外,庆云帝下旨从宗室子弟中简拔品学俱佳之人过继,承袭东清王爵位,延其香火,并对平叛相关人等作了封赏。

  又过一月,一苇禅寺无念大师进京面圣,说是奉岳景之命将旧物送还。

  庆云帝打开黄绸包裹,先是看了华澜庭亲笔书信,大喜,里层内正是镌刻着“受命于天,既寿且昌”的传国玉玺。

  数月后,西泰王在西部自立建国,反出尘王朝。

  同年末,庆云帝以裘马都为帅,集结重兵讨伐西泰王,西泰王军队在和大歧的战争中受损严重,此战兵败自杀,尘王朝收复失地。

  战事期间,娶了陆小翠和闵樾梅的方青崖战功卓著,屡获升迁。

  嘉景二年,文斓老皇帝驾崩,五皇子泓史继位后,依言大举剿灭沿海倭寇,并东渡过海,兴兵屠灭了东瀛。

  同年,恒王朝太子赵翰飞在和哈萨克族作战时意外中伏身亡,赵皇受攻尘失败和老年丧子的打击病故,赵灵雨扶赵翰飞之子登基,因其年幼,由赵灵雨监国摄政。

  次年,恒王朝举兵北上报仇,大败哈萨克游骑,国土向北拓展二百里。

  嘉景四年,庆云帝命尘王朝平南大营倾巢而出南攻,靖王朝灭,南部至海尽纳入尘王朝版图。

  嘉景十年,西域五族内战,尘王朝以方青崖为帅,乘势出击取得大胜,西域归服于尘。

  嘉景十三年,岳嘉之子清远王辞爵归隐,远走西域,投入西昆仑门下修道,清远岳氏一脉终不再现尘朝。

  嘉景十八年,尘王朝和文斓帝国之间爆发战争,战事连绵数年,互有胜负,最终尘王朝艰难取胜,占据大陆东部,泓史率残兵退守东瀛海岛,偏安一隅。

  嘉景四十一年,庆云帝薨,太子登基。

  终其一生,庆云帝遵从了华澜庭在玉玺包裹书信里的要求,始终没有和恒王朝兵戈相见。

  其后数十年间,尘恒两朝边境摩擦不断,小规模局部战争时有发生。

  尘王朝虽国力兵力占优,但一直不能完败恒王朝铁骑。

  直到终身未嫁的恒王朝长公主赵灵雨以百岁高龄无疾而终后,尘王朝才一战克敌,把恒王朝赶到极北之地。

  至此,尘王朝完成霸业,一统东土。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