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羽化登仙(二合一)_三国幼麟传笔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八十五章 羽化登仙(二合一)

第(1/3)页

  东方刚刚破晓,魏军营地。

  徐晃正要前来叫醒魏王曹操,寻遍帐篷四周,却见曹操早已装束齐整,负手立于一处山崖前,正做沉思状。

  徐晃上前行礼:“魏王,如何起得这般早?”

  曹操转过身子来,问道:“公明可曾闻昨日关羽军有哀嚎之声吗?”

  徐晃回道:“臣昨夜难以入眠,也已闻见。哎,只恐关羽生了死志。”

  曹操道:“不错。”

  徐晃迟疑道:“以数百残兵硬挡我军主力一日一夜,关羽此举已是奇迹。说来可惜,昨夜他本有机会全身而退的……”

  “全身而退?”曹操忽轻轻笑了起来:

  “你让他退到小小的秭归城中,守到刘备援军到来,再跟着刘备灰溜溜地返回蜀中?然后默默忍受蜀中那群他素来看不上眼的名士、文臣们的白眼和奚落?关云长一生高傲,你觉得他肯吗?”

  徐晃叹道:“臣与云长相交十数载,交契深厚,非比他人,实在不忍心如此豪杰授首。”

  曹操摇了摇头,道:“此番你却是不懂云长了。”

  “魏王此言何意?”

  “云长本起于微末,桃园结义,战吕布、斩颜良、诛文丑,封金挂印,过关斩将,绝我北道,水淹七军,从一介贩夫走卒,终至威震华夏的天下名将,一路行来,岂是侥幸?说他是传奇也不为过。”

  徐晃颔首道:“不错,关云长的一生可谓传奇。”

  曹操又叹了口气,道:“只是晚年却让鼠辈算计了一把,丢了荆州……他若想保全名声,还差最后极关键的一环收官。”

  “还请魏王明言。”

  曹操看了看徐晃,凝神道:“身为武人,还有什么死法能比马革裹尸更加荣耀?”

  “若干年后,青史上记载,关羽关云长为保护大军归路,甘领数百残军,与敌激战至最后一兵一卒,兀自死战不退……公明你且想一想,后人若见到这般描述,该是怀着何等崇拜、敬仰的心情!”

  “关羽一生崖岸高峻,他宁愿高傲地死去,也不愿苟且地活着。昨夜不退,孤便知他必有此意了。”

  徐晃听得悠然神往,良久,方叹道:“若臣也有那么一天,也希望战死于沙场,而非死于病榻之上。”

  曹操面对徐晃,摆了摆手,道:“既是云长之志,那么,我等身为故交,便替他遂了此愿吧。”

  顿了顿,又叹道:“也唯有死于我曹孟德之手,才不辜负他一辈子的骄傲!”

  徐晃应了一声,当即领命而去。

  两人都知道,这一战,关羽只有残兵百员,纵然是天下无双的猛将,也断无幸理了。

  只留下曹操一人,迎风而立,瞻风观月,思绪飞扬。

  他忽想到少年时在洛阳的岁月。

  呼朋引伴,飞鸡走狗的岁月,心怀征西将军之梦的少年时代。

  那时候,相较起四世三公、簪缨世家出身的袁绍,他的出身也并不高;在同袁绍一同成长的岁月里,他心中始终都存着一股浓重的自卑感。

  跟着袁绍游乐放荡也好,忠于王事也罢,这种感觉始终折磨着他,也疯狂激励这他要上进拼搏。

  后来,他的才华逐渐显露,得了许劭“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之评价——这让他不再觉得自己是一个一无是处的纨绔子弟。

  相反,在同袁绍后来相处的日子里,他对这些出生高贵,却满腹机心的同伴,慢慢产生了一种鄙视。他出身宦官家庭,整日介却同士族世家的儿子厮混在一起;他一心报国,身边这群人却包藏祸心。他的心中一直装着这种自卑,自大的复杂心态。

  在洛阳的岁月,他呼朋引伴,看似热闹非凡,但唯有他自己才清楚,他始终是孤独的。

  终于有一天,他遇到了刘备和关羽。

  那一天,他仿佛看到了知己,看到了同类人。

  这才有了“青梅煮酒”,这才有了“徐州投效”。

  曹操颇知自己身材矮小,其貌不扬,而关羽容貌雄伟,气宇轩昂。

  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

  这本是他长大成人后,最大的愿景。

  只是他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