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荆襄俊彦_三国幼麟传笔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一章 荆襄俊彦

第(2/3)页

聊了几句,董允当下领着姜维、马钧二人向府内行去。

  诸葛亮的府邸十分古朴,白墙黑瓦,间或点缀着修竹古木,清雅袭人,穿行其间,姜维只觉连带着心境都给平静了。

  三人左穿右行,来到一方曲径通幽处。只见一棵老松下,筑有一角亭子,亭中盘坐了五人。

  诸葛亮一袭素服,手持白羽扇,面带笑意,高坐于主位。他身侧有几人正坐而论道。亭子一角备有一尊泥炉小壶,有一位专注的男子正在烘焙茶饼,亭中茶香四溢,远远便能闻见。

  众人见到姜维一行人,都是起身相迎。

  等到姜维、马钧上前拜见诸葛亮后,董允方一一介绍道:“这位是襄阳马幼常,这位是零陵蒋公琰,这位是江夏费文伟(费祎),这位是南阳郭演长(郭攸之)。”

  几人中年纪最小的二十出头,最大的也不过三十来岁,举手投足间,皆是风流潇洒,名士气度尽显。

  姜维暗觉此行不虚,只因眼前这几人都在青史上留下了名声。其间蒋琬、董允、费祎三人更与诸葛亮齐名,被后世并称为蜀汉四相。

  更巧的是,这些人清一色都是荆襄人士。姜维不由暗自点头,荆州派系有核心、有干将,人才济济,亲切团结,难怪在刘备去世后可以迅速脱颖而出,主理朝政数十年。

  也许是两位学生高升的缘故,诸葛亮今日心情十分好,笑道:“我等时常探讨学问,方才研讨了官营盐铁之策,眼下还有一题,尚需讨论。伯约、德衡不妨宽坐。”

  姜维抱拳道:“今日群贤毕至,维能适逢其会,何其幸也,诸位请便。我等洗耳恭听。”

  众人重新落座,亭中重又回到庄重肃穆的气氛。

  诸葛亮首先开口:

  “主公入主益州后,托我与尚书令等近臣编纂《蜀科》,主张治国是法、礼并用,威、德并行。今日的第二个议题是,蜀中实行《蜀科》四年有余,可曾尽到执法公正公平,百姓无怨的效用?施行期间可有疏漏?诸君都是青年才俊,又都有在当亲民官的经验,当畅所欲言才是。”

  马谡环视一圈,首先答道:“公安公(刘璋)治理蜀地,士大夫多挟其财势,欺凌小民,使蜀中之民思为乱者,十户而八。主公听从先生‘乱世重宽容,弛世用重典’之言,整理并实行了《蜀科》。

  学生此前任CD县令,蜀郡官司诉讼多有耳闻。以蜀郡一地而论,建安二十年,该郡全年诉讼案件不过一百二十起,多为邻里纠纷,绝少小民状告豪门之事,非是往来无怨,实为不敢也。经过一年宣导,民性渐醒,始有小户状告大户侵占田亩之事。

  建安二十一年,全郡诉讼案件达到三百五十九起;二十二年,达到四百七十八起,乃历年之最。好在各郡县长官均是秉公执法,不偏不倚,陈冗多年的案件得以审理,民间疾苦得以声张。

  二十三年,诉讼数量有所下降,为二百一十六七;到今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