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元培学院最后的倔强_重启2007,从学霸到学阀TXT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67章 元培学院最后的倔强

第(3/3)页



        没错,燕大无农学。

        有的交叉总比没得叉要好吧。

        他已经决定在植物学上越走越远。

        恰好和他之前的预想一样,如今看来似乎真的一语成谶了。

        接下来的时间,他时间基本都花在阅读植物学前沿论著上了。

        还别说,几天下来,笔记本上倒记了不少东西,真的有所收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最近在植物激素方向的研究给予了重视和支持。

        2007年,委员会启动了“植物激素作用分子机制”的重大研究计划。

        在模式植物拟南芥中,对各种植物激素建立了生物合成模型并也发现了各种植物激素修饰、失活甚至降解的多种途径。

        2009年,国内外的科学家争先研究并解析了生长素和aba受体的蛋白结构。

        过去,在植物激素的信号转导和分子机制领域,国内的研究水平与国际同行有较大差距,大部分植物激素受体被国外的生物学家发现。

        但随着最近几年科研和人才投入的不断增多,在植物激素研究领域,我国对植物生物合成与信号转导途径的遗传调控网络的研究取得较大突破。

        目前与国际高水平实验室的差距已经明显缩小。

        这也同时坚定了陆时羡留在国内学习的信心。

        9月15日,早上。

        终于到了最后学位论文答辩的时候。

        陆时羡身着正装,前往临时通知的答辩地点,元培学院三楼大会议室。

        他大部分时间都在生科学院学习。

        如果答辩通过,他将成为徐志鸿院士的学生。

        徐志鸿从燕大校长位置退下来之后,回到生命科学学院继续任教。

        也就是说,本学期一结束,他就将被破例推免到燕大生命科学学院攻读植物学硕士研究生。

        兜兜转转,他又将成为生科学院的学生。

        在这里举行答辩,或许是元培学院最后的倔强。

        此时在学院楼道里穿行的基本都是近两年的新生。

        看着陆时羡穿着正装,昂首挺胸从他们走过,一个个皆是投去注目礼。

        “社会人士还能进我们学院吗?”一个学妹好奇地说出心里的疑惑。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