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你的意思是我们自己研发芯片?_国货之光:全世界求着我卖货免费阅读小说更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七章 你的意思是我们自己研发芯片?

第(3/3)页

一个人的功能!”

  “而老板你说的细节。”

  杜鑫鑫摇摇头:“细节的东西是不需要去宣传的,客户拿到手里使用过了,就知道我们‘青鸾’和别的汽车的区别。”

  “而且,细节这个,很难讲的,它就是一个口碑!”

  胡来非常认可杜鑫鑫的说法,这次底盘技术和细节都没在发布会上介绍。

  不仅因为发布会时间太紧张,而且细节和底盘这些东西,未来某一天由客户的口碑来宣传,带来效果比凤凰自己宣传好得多!

  见两人交谈着,旁边的张飞扬也找了个空隙插入话题。

  “老板、鑫鑫,这次我们在‘青鸾’上,可是使用了3颗高通骁龙8155的芯片,若是未来我们继续升级机器人‘小凰’,那需要的算力肯定会更多,所需要的芯片也更多!”

  “可这高端芯片的价格可不便宜啊,骁龙8155接近300美刀一颗,三颗就是900美刀,而且,我们这都是靠比亚迪的关系才拿到一批货,可紧俏得不得了!”

  胡来哑然失笑,他当然知道这个情况。

  不过,这也是没得办法的事情!

  虽然经历了华伟集团被卡脖子的事情,国内芯片行业迎来了蓬勃的发展。

  但是,汽车行业的芯片问题要比手机行业的芯片问题更加严峻。

  如果说手机芯片尚且还有能打的,那车规级芯片可是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炎国汽车产销和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稳居世界第一,但汽车芯片自给率不足10%,国产化率不足5%。

  可想而知!

  汽车行业芯片问题由来已久,在新能源汽车不普及的时候,车内芯片一般是车规级MCU芯片和车规级传感器芯片。

  车规级MCU芯片简单地说,就是传统燃油车上,用于控制仪表盘上的诸多功能。控制点火、自检、雨刮、灯光等等。

  MCU芯片实际就只有一个CPU控制,进行简单的控制。

  而传感器呢,就是用于比如雷达、水温感应等等地方,也是比较普通的。

  可就是简单的车规级MCU芯片,长期也被欧美日韩垄断,去年缺货的时候甚至需要等6个月,炎国厂商的份额除去比亚迪以外,几乎为0。

  而现在因为新能源汽车大力发展,所以车规级芯片引入了IGBT芯片和智能座舱SOC芯片。

  IGBT芯片是功率半导体器件,也可以说是电动车的核心技术之一,IGBT的好坏最大影响就是电动车功率的释放速度。

  换句话说,IGBT芯片就是负责控制电压输出,控制电机,以及全车的放电等功能!

  之前一直是德系英飞凌独占整个市场,现在比亚迪IGBT芯片也能做到一线。

  智能座舱SOC芯片呢。

  SOC芯片是新能源汽车发展后,专门用于控制车内各种电子设备的高算力芯片。

  其中因为SOC芯片有AI模块,所以不仅可以用于无人自动驾驶运算还能进行AI算法学习。

  与此同时,SOC芯片还留有5G模块接口,WIFI6.0、蓝牙5.0接口。

  说的简单点,SOC芯片功能和手机芯片基本相似,“青鸾”搭载的高通骁龙8155芯片,其手机版本就是高通骁龙855。

  搭载了高通骁龙855的手机有大米9、三星S10等。

  不过,SOC芯片虽然和手机芯片功能类似,但是车规级芯片和手机芯片完全是两回事!

  车规级芯片的研发难度比手机芯片更高一些。

  相比于车规级芯片,手机芯片只需要适应0度到70度的温度即可。

  而车规级芯片的温度湿度范围宽,可是需要扩大到零下40度到155摄氏度!

  要知道,在寒冷的地区户外环境,温度可是很有可能在零下三十多度的,总不可能零度以下就不开车吧?

  同样的,夏天暴晒之下,车内温度也会变得极高。

  而汽车高频繁率的高震动和多粉尘、风沙,也是手机芯片不需要考虑的问题。

  除开这个,还有就是商业性,手机换代也就是3年5年,但一辆汽车呢,一般都是十年以上。

  所以在设计的时候,车规级芯片设计寿命都是在15年以上。

  而最为重要的是,手机死机了黑屏了可以重启,而车规级芯片一旦死机了,若正在使用无人自动驾驶,那危险性不言而喻!

  这样一来,对于车规级芯片的稳定性更是有严格的要求。

  当然,除开手机芯片,还有算力更为强大的芯片,也就是电脑GPU。

  也就是之前很火的用来挖那啥的显卡!

  但是,除开车规级芯片非常严格的要求外,显卡成本、底层架构也不同,难以兼容。

  也是因为这些原因,车规级芯片虽然要求没有像手机一样那么变态,但是研发难度还是很大。

  不客气地说,国内车规级高端SOC芯片,几乎被国外垄断了。

  想到这里,胡来想起张飞扬说到骁龙8155价格300美元一颗太贵的话题,突然笑着问道:

  “飞扬,那你的意思是我们自己研发芯片?”

  ……

  PS:日更9K哈!

  说到做到了。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