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一五章 悠悠天地 战争序曲(下)_赘婿最新章节正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一五章 悠悠天地 战争序曲(下)

第(3/3)页

开席子,一面乘凉,一面悠闲地嬉闹。

  宁毅每每想起江宁竹楼的那个小露台,檀儿未曾经历过那样的时日,那些时间里,她总是忙碌,忙忙碌碌地打理家中的生意,处理着与二房三房的关系,偶尔在夜里与宁毅在院中闲聊,是她唯一放松的时刻,此时听宁毅说起这些,她便有些嫉妒,云竹便在一旁继续抚琴给大家听,只是锦儿怀孕,已不能跳舞了。

  月光澄净,月光下,云竹的琴音比之当年已愈发柔和而温暖,令人心情舒展。他与她们说起往昔,说起将来,很多东西大抵都说了一说。自从江宁城破的消息传来,拥有共同记忆的几人多少都难免的生出了些许惋惜之情,某一段记忆的见证,终究已经逝去,天下大变了样,人生也大变了样,纵然他们彼此还在一起,然而……分别,或许就要在不久之后到来。

  怀孕后的红提偶尔会显得焦虑,宁毅常与她在外面走走,说起曾经的吕梁,说起梁爷爷,说起福端云,说起这样那样的往事,他们在江宁的相识,红提去刺杀那位将军而身受重伤,说起那个晚上,宁毅将红提强留下来,对她说:“你想要什么,我去拿到它,打上蝴蝶结,送到你的手里……”

  “来到这里之前,本想徐徐图之。但现在看来,距离天下太平,还要很长的时间,而且……吕梁多半也要遭殃了。”

  “我们是夫妻,生下孩子,我便能陪你一道……”

  “转机是有的,我说过的事情……这次不会食言。”

  一如之前每一次面临困局时,宁毅也会紧张,也会担心,他只是比别人更明白如何以最理智的态度和选择,挣扎出一条可能的路来,他却不是全能的神仙。

  他偶尔想起曾经那座仿佛建在水上的浮城,想起记忆已渐渐模糊的唐明远,想起清逸、阿康、若萍。如今他的面前,有着更为清晰的面孔、家人。

  檀儿会在他的面前做出坚强的样子,在背地里咬紧牙关、微微颤抖。

  云竹会将心中的热恋掩埋在平静里,抱着他,带着笑容却静静地留下泪来,那是她的担心。

  小婵会握起拳头一直一直的给他加油,带着眼泪。

  锦儿会肆无忌惮的坦率的大哭给他看,直到他觉得不能回去是难赎的罪衍。

  红提会在他的身边,与他一道面对生死。

  至于在远方的西瓜,那张显得稚气的圆脸大概会豪迈地笑着,说生亦何欢、死亦何苦吧。

  而孩子们,会问他战争是什么,他跟他们说起守护和毁灭的区别,在孩子似懂非懂的点头中,向他们承诺必然的胜利……

  他想起死去的人,想起钱希文,想起老秦、康贤,想起在汴梁城,在西北付出生命的那些在懵懂中觉醒的勇士。他曾经是不在意这个时代的任何人的,然而身染红尘,终究落下了重量。

  唉,这个时代啊……

  ****************

  江南,新的朝堂已经渐渐有序了,一批批有识之士在努力地稳定着江南的情况,趁着女真消化中原的过程里竭力呼吸,做出痛定思痛的革新来。大量的难民还在从中原涌入。秋天到来后第二个月,周佩和君武等人,收到了中原传来的,不能被大肆宣扬的消息。

  武建朔三年八月初七,大齐国聚集军队二十余万,由大将姬文康率队,在女真人的驱使下,推进吕梁山。

  这是各方势力都早已预期到的事情,它的终于发生令旁观的众人皆有复杂的感触,而其后事态的发展,才真正的令天下所有人在此后都为之震撼、错愕、惊叹而又心悸,令此后许许多多的人一旦提起便感到激动慷慨,也无可抑制的为之悲恸怆然……

  这一年的八月初十晚,二十万大军尚未接近吕梁山、小苍河一带的边缘,一场悍然的厮杀陡然降临了。由小苍河远奔而来的华夏黑旗军对二十万人发动了突袭。斯夜,姬文康大军炸营,二十余万人狼奔琢突,被华夏军衔尾追杀,斩敌万余,首级于山外原野上叠做京观。这场凶悍到极点的冲突,拉开了小苍河一带那场长达三年的,惨烈攻防的序幕……

  ------题外话------

  说说黄天荡,这一战在金国和宋朝的历史上有着不同的记载,宋史上说,韩世忠八千人围困金兀术大军是十万人,金史记载兀术当时带兵是四千人,因为金兀术托大,认为五千人就能灭宋,他带了五千人南下,在黄天荡之前,一路攻城掠地摧枯拉朽……何为真实很难说,但有一点记载是这样的,韩世忠于镇江设伏,一路将金军杀入黄天荡,杀死两百多金兵……无论是靖康耻还是搜山捡海,金人在南面杀人何止百万,一场杀了金人两百人的追杀称作大胜,愤青如我,向来认为这是极为不知耻的贴金。当然,黄天荡有它的正面意义,它的宣传确实改变了当初宋朝被摧枯拉朽的节奏,并且韩世忠之后也确实成为一代名将。但若只论黄天荡,这到最后,只是一场大败,金兀术最终扭转局势,反过来追杀宋兵七十余里,韩世忠仅带着小部分残兵败将逃走,并且之后梁红玉弹劾丈夫失机纵敌……岁月悠悠,历史的真相掩埋在千年前的迷雾当中,如同我之前说的,如果不能对如今的我们有所教训,那历史的真相,实际上也没那么重要。这本书选取了宋朝历史的一个切面,算是比喻手法的需要,截止黄天荡,此后不会再有复写宋朝历史的必要了。接下来会是独立推演的新的情节。

  这章五千字,如果我的读者中有高考学子,祝考试顺利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