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四三章 汹涌的江河(下)_赘婿最新章节列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一四三章 汹涌的江河(下)

第(3/3)页

甚至于大哥立下了将来在西南比武的誓约。

  这一刻行至汴梁,天地之间对他已无束缚,师父也放开他了,想要干什么,都是自由的,是返回晋地,还是去到西南看上一眼呢?他在心中思考着这样的问题。

  ……

  淮南,海陵县城。

  冒着风雪,身披斗篷的严云芝进入一座茶楼之中暂避,茶楼之中的江湖人偶尔说起这里哪里的事情,她仔细地听着。

  在江宁城最后的那场大乱中,眼见众多族人死去的二叔严铁和将这场变乱的因由归咎于她,后来虽有华夏军陈凡等人的公道之言、居中说和,但严云芝心灰意冷,待询问那龙傲天的踪迹,得知其并未回返西南后,她悄悄地离开了大队,踏上了寻觅对方踪迹的旅程。

  说不上对方是不是仇人,她也知道,即便寻觅到那意气张扬的少年,以她的功夫,恐怕也经不起对方的三拳两脚,然而严家堡众人东行,那样多的族人糟了时宝丰的毒手,二叔的指责固然伤人,但要说没有自己的关系,即便是她的心中,也过不去这个坎。

  寻找到那龙姓少年,杀了时宝丰、时维扬父子,如今是她心中最为清晰的念想。

  在见识到华夏军众多高手的武艺后,她明白自己的身手尚有不足,于是一方面在江南游历,打听各种消息,一方面在旅行途中磨炼自己,苦修家中剑法,少女孤身,行走在如今的江南,也已经随时做好了死去的准备。

  淮南如今是公平王何文的地盘,也算是公平党几股势力当中地盘最为太平的地方之一,茶楼之中诸多在外头行走的江湖人物叽叽喳喳,说起了有关于汴梁的情况。

  江宁大会之时,大儒戴梦微派出使节团队,在大会当中拜会各路英雄,诸方游说。在所有派出使节的势力当中,戴梦微的人说出的东西是最为奇特的,他许诺将在不久之后收服汴梁,而若是此目的达到,将在汴梁成立所谓“中华武术大会”,希望到时候能有各路英雄前去捧场。

  这样的许诺并未给人太大的压力,甚至于随口答应下来,提前便能攒上些许的名气,不少武林人士自然本着花花轿子人抬人的规矩做出了应诺。当时大部分人还以为戴梦微说出那样的话,也是在帮刘光世积攒人气,谁知对方回头就与邹旭合作,做掉了刘光世,如今他与邹旭一文一武,正在刘氏势力的尸体上大快朵颐,而关于“中华武术大会”的许诺,据说也将在不久之后,付诸实践。

  到得来年,汴梁将要兴起一番大热闹。

  那龙傲天,似乎便很喜欢凑热闹,博名声……

  严云芝心中记起此事。

  窗外的天地间,是如絮的飘雪……

  ……

  同样的时间,距离严云芝不远的另一处客栈当中,三名从江宁逃出的师兄妹,正听客栈里的说书人,说起关于“量天尺”孟著桃的故事。

  凌楚与两名师兄,瞪大了眼睛。

  在江宁的大乱之中,孟著桃杀死了他们的二师兄俞斌,随后将三人送出城去。

  此后江南变乱,到处都是肆虐的兵匪与流民,三人在变乱之中辗转流离,最近才寻到了机会过了长江,离开了恐怖的战乱区。

  一番生死边缘的经历之后,三人的武艺都有增长,他们心中,尚记着对孟著桃的仇恨。

  然而来到这里,听得这说书人的讲述,几人才恍然明白,那一天夜里的孟著桃,到底做了怎样的事情。

  原来那位大师兄成为了读书会的人,送走他们之后,他便去杀许昭南,而后,死于与那天下第一人的一场轰轰烈烈的比武之中。

  原来,那一位不仁不义的大师兄,早已成为能与天下第一人分庭抗礼的大高手……

  孟著桃最后留下的东西,由一直跟随在他身边的凌霄转交给何文,因此在何文辖地流出的宣传版本,对于他一路以来的迷惘求索,述说得也最为详实,直到这一刻,三名兄妹才隐隐约约的看到,曾经那个弑师后犹然理直气壮的男人,背后承受着怎样的审判与煎熬。

  大江歌罢,壮士亦有慷慨悲歌。

  他们带着仇恨前行,而他们仇恨的对象,早已倒在了最为漆黑的那个夜晚。

  故事说到结束,那说书人,聊起了关于读书会的事情……

  ……

  何文在自己的地盘上宣传孟著桃。

  而在战场的另一侧,“转轮王”许昭南的地盘上,林宗吾正在风雪之中训练着一众高手的武艺。

  按照预定的行程,他要为许昭南将承诺过的“特种兵”,训练出来。

  纵然与他规划此事的王难陀已然不在,几年时间里一直带在身边的弟子也已经踏上了新的道路。

  他已经是孤家寡人了。

  也只好抱残守缺,前行下去……

  ……

  山间,龙傲天与小贱狗像模像样地做了个祭灶的仪式。

  曲龙珺跪坐在旁边的床上,看着少年一本正经地对灶王爷说了几句话。

  灶头摆放着他们要吃的晚饭。

  在民俗之中,灶君是代替玉皇大帝下凡看顾每家每户民生的神仙,通过各家各户烹饪食物时的烟火,他便知道这户人家是否兴旺,是否勤劳,而他便在小年时节上天,回禀玉帝,而对于辛勤劳作,好好度日之人,玉帝会赐予来年的福报。

  这是太平时节人们美好的念想。

  而在另一个方向,每一个住有灶君的炉灶,便代表着人间的一户人家。

  她早已没有家了。

  而对方在昨日许诺,将会带着她。

  她坐在那儿,想到这些事情,笑得好甜、好甜……

  ……

  福州。

  宫殿之中张灯结彩,励精图治的皇帝君武,热情地招待了过去一年里为他悉心出力的众多臣子。

  掌握兵权,重用新人,尊王攘夷,向下夺权的各种行动正初见成效,部分轻举妄动的大族被迎头痛击,打得抬不起头来,而察觉到新君意志的坚决后,部分老臣有忠心有手段的老臣子也纷纷上策,给皇帝分享了对下方贵族们拉拢分化的各种手段,原本忐忑而行的众人,第一次的看到了希望。

  民间认同尊王攘夷,想要为新君出力的没有根基的仁人志士们,还在不断增加

  第一批海商的船队,也早已离开这边,朝遥远的南洋而去。

  与天下各方一般,他们也有了稍作喘息的余裕。

  这是武朝振兴二年的冬天。

  瑞雪之中,预兆着丰年。

  ……

  天空中的云,

  像是融成了灰白色的一片。

  下方的原野上,覆盖了薄薄的积雪。

  长长的道路,穿过这积雪的原野,远远的是隐约而安详的村落,灰云的笼罩使得时间像是来到了傍晚,一些村落间举起火光,橘黄的颜色增添了节日的暖意与人气。

  马车缓缓颠簸,穿行长路。

  宁毅与师师坐在车边,看着这景色,缓缓地说话,娟儿则在里侧一点的地方,整理车上的文件。

  这边的宁毅身着墨色的大衣,另一边的师师穿着白色的裘衣,温暖的靴子上,带着白色的绒毛。

  关于李如来的安排问题,他们并未有聊得太久,自土改开始,宁毅离开成都,与身边的众人,已有一个多月未曾见到了,即便是对于复杂的土地改革,此时需要说的,也并不到,更多的反而是聊了几句关于于和中的问题,说了些针对戴梦微的笑话,之后,便只是琐碎的小事。

  和平的、积雪的原野,祥和的小年,令人不高兴的问题,心中有所忧虑的事情,便不必说得太多,在经历了漫长的战乱之后,这归家的旅途恍然间竟令人想起了当年在江宁的踏青、于汴梁的诗会一般的景象,彼时的天地自然也有令人忧心的乱象,然而更多的人生活还是拥有着太平时节的平安喜乐,更多的人,没有在十余年的离乱颠簸里受尽磨难、失去生命。

  这一路的旅程犹如江河的汹涌,犹如浩荡的长歌。

  他们已经不会回到当年的景象里。

  而是朝着与当年全不一样的深邃未来里,行驶过去。

  在摸索到正确的路径之前。

  或许还将经历漫漫的长夜……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