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二章 时代特色_从1983开始顶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八十二章 时代特色

第(3/3)页

……

  偷瞒票房,是90年代的一大特色。后来采用电脑联网,倒是不偷瞒了,改成注水。

  比如《叶问3》,半月卖了7.9亿,随即被调查:虚假排场有7600余场,涉及票房3200万。另有自购票房部分,金额为5600万。

  当然这涉及资本游戏了,片方制造票房虚高,吸引非专业投资人加注,来提高股价等等。

  说回90年代,最苦逼的苦主当属陈小二。

  他的电影,几乎都排在年度前几名,但永远赚不到钱。赚的钱只够收回成本,外加下部电影的前期。

  有一次急眼了,派出五队人马去冀省监票。

  放了七场,报三场;100%的上座率,给你报40%,司空见惯。

  所以这三十年里,不存在不造假,只存在假了多少。你跟发行公司关系好,或者人家想拉拢你,自然会关照。

  不行的只能像陈小二,彻底退出电影界。

  《大撒把》在魔都首映,一个月达到了两百多万。按合同算,110万的保底先赚了,剩下的许老师拿38%,慢慢累积。

  之后在各地上映,天下也派出人马监票。就跟检查组一样,去了就好,走了就坏。

  而许老师一直呆在外边,跟几个大市场的发行公司老总胡吃海塞,套路交际。

  “喂?今天怎么样?”

  “差不多吧,偷瞒一多半。有的还把二楼改造,楼上放小厅,楼下放大厅,小厅的根本不报。”

  “就是说,这个省最严重呗?”

  “行,我知道了。”

  刚应酬完的许非接到一个电话,又拨出一个电话。

  “喂?于大主编,这期加个稿。XX省影院偷瞒票房严重,法律上我们无法追责,恳请上级领导重视,并特此声明,以后天下出品的任何电影,不在该省发行。”

  “这有用么?别到头来,我们自己受损失?”

  “偷瞒一多半,我们还能损失哪儿去?慢慢就有用了,现在得做出个态度来。”

  “好吧。”

  “……”

  许非挂断电话,想了想,拿过纸笔开始给田领导写信。

  (还有……)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