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许非说(3)_从1983开始顶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八十二章 许非说(3)

第(3/3)页

 …………

  “哎哟,许老师!”

  中心办公室里,许非迎来了一位出版社编辑,也就是前段跟自己说,先在报纸上试试水的那位。

  “不打扰您吧?省的您跑一趟,我就特意过来了。”

  编辑热情洋溢,笑道:“老实说啊,我真没想到理论性文章也有这么多人喜欢,还是您笔力足。”

  “就是新鲜,读者图一乐,真让我搞理论还不一定能成。”

  “谦虚了不是,行了不说废话,今儿来跟您商量商量出书的事。”

  编辑取出一份合同,许非一瞧。

  大意是,许非起码要写十篇,总字数不超过十五万,对方负责编纂出版,稿酬一次性付清。

  在早期,作家不赚什么钱。

  报刊、出版社都是看情况给,给完这文章就跟你没关系了,人家爱卖多少是多少——直到两个人的出现。

  一个是汪朔。

  他最初是按字算,一个字五块钱,有家魔都的报纸约稿,一听2千字要1万,直接吓跑了。

  后来又按版税算,这都懂。

  另一位是郑渊洁。

  头几年他还过得很贫苦,同时在16个报刊上连载《皮皮鲁和鲁西西》,但稿费微薄。

  他就对负责人说,负责人表示,报纸那么多文章,你怎么确定是你的小说让销量增长了呢?

  郑渊洁觉得有理,便决定自己办一份杂志,只连载自己的作品,并且酬劳按分成算。

  于是《童话大王》横空出世。

  十栋楼存信都不算啥,他还是建国以来第一个移动电话用户,最膨胀的时候穿500块钱一双的袜子。

  这袜子用纯银做的,据说能杀菌去味。

  而此刻,许非翻了翻合同,给的钱不多。他倒不差这点钱,主要想看看有多少人会买书,遂道:“酬劳能不能改一下,按分成算?”

  “……”

  编辑应该有准备,并未意外,问:“您想怎么分?”

  “按你们的正常价,不用特殊。”

  “可以。”

  编辑直接又摸出一份合同,看来真想趁热打铁,免得让别家抢走。

  许非一乐,也没看,刷刷签了字。

  自个也神奇,你说我一三级美术师,怎么就成文化名人了?上哪儿说理去。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