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 上位(月票加更)_从1983开始顶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零九章 上位(月票加更)

第(3/3)页

来找的很意外,陈彦民。

  俩人岁数差不多,陈彦民略大几岁,开诚布公,“小许,我想做这剧的导演。”

  “陈哥,导演可不好做啊。”许非笑道。

  “没关系,我经验不多,正好磨练磨练,而且咱俩的路子挺合得来。”

  这话倒没错,能写出《黑楼孤魂》的编剧肯定是个好导演,他意识确实超前,后来年纪大了才变平实。

  第二个投诚的,冯裤子。在赵宝钢和许非之间纠结很久,还是选择腿粗的。

  第三个,关景清。从《便衣警察》就给他做道具……

  今年艺术中心大开大干,预定五部作品:

  王保华的《屏蔽》,拉走一些;赵宝钢的单本剧,拉走一些;金焰的单本剧,又拉走一些;还有尤晓刚的《夜郎风情》。

  瞬间暴露缺点,人员短缺严重,只能跟电视台和电影厂借。

  这样成本又提升了,好比《红楼梦》得付双份工资,一份给本人,一份给单位找替岗的。

  总之呢,许非的人缘还不错,《胡同人家》的吸引力也比单本剧强。

  制片主任于普、摄影师毕建华,两个主要人员都在,外加一个不涉及具体事务的责编郑小龙,都算上一共十五人。

  …………

  领导班子确立之后,许非并未急着拉广告。等电视剧播出了,那才是找金主的最好时机。

  夜晚,书房。

  已经过了午夜,老妈等人早就睡了,他还点着灯,琢磨第二部的思路。

  首先《胡同人家》的调子不能变,贴近生活,艺术夸张,针砭时弊,探讨情感。关键不能水,每集得有内容。

  去年42集,把能写的热点都写完了,但今年还有新的,比如《红高粱》和房改。这东西就跟某人的小说一样,随写随蹭。

  而整体剧情上也有发展,白奋斗想当演员,没当成,第二部得有进步,和陶蓓的感情戏也会波澜壮阔。

  他磨了一遍前十五集的剧本,梁左等人愈发纯熟,甚至有点程式化。哪里该埋包袱,哪里必定笑……这样挺好,尚未乏味的时候就能结尾。

  因为明年肯定没有第三部了,嗯。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