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几度秋凉(胡渣加更)_从1983开始顶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五章 几度秋凉(胡渣加更)

第(2/3)页

近的干脆喊一嗓子。

  家庭电话根本装不起,要好几千呢。

  许非骑着车到百花胡同附近,先去澡堂子泡了俩小时,之后才回家。

  这一个月忙忙叨叨,作息紊乱,总算把人定了下来。歌舞类六个节目,语言类暂定三个节目。

  单田芳讲评书小段,赵妈一个小品,《便衣警察》主演一个小品。

  他本想找本山大叔过来,想想放弃了。

  本山大叔这会还是个民间艺人,好像在什么县的剧团。《摔三弦》应该有了,装盲人装的贼像。

  京台春晚毕竟不是央视春晚,包笼性不强,像杨立萍、腾大爷、赵老师,好歹都是在京城混的,单田芳那是全国闻名。

  本山大叔呢,一个东北县市级的民间艺人,连铁岭这么大的城市都没冲出去,他咔嚓就来个邀请,来参加京台春晚吧。

  WHY?

  要是参加辽台春晚还说得过去。

  更主要的是,他不确定这阶段的本山大叔,能否被京城观众喜欢……

  天蒙蒙黑的时候,许非进到书房,开始构思小品编排。

  刚有点思路,灯忽然灭了,估摸是临时停电,遂点了蜡烛。

  他手里捧着厚厚的一摞资料,都是文艺部采集来的真实案例,一页页翻,连连惊叹,要不怎么说艺术源自生活呢?

  像他开玩笑讲的,儿子在边防,老母亲思念成疾;媳妇儿马上要生了,丈夫在外面执行任务……还真的有!

  “咦?这个不错!”

  许非忽地眼睛一亮,发现一篇挺有意思的的报道。说一个警察小伙子,亲戚给介绍个对象,相了两次都没相成,一次是替照看妻子的同事加班,一次是突然有任务。

  第三次时,小伙子又迟到,因为路上顺手抓了个小偷。

  最后成没成他不知道,但这事例非常棒,而且他想起后世有个小品,“我不下岗谁下岗”那位演的。

  讲一个疏于照顾家庭的警察,不得已带着个小偷,去跟妻子谈判……

  完全可以改良啊!

  就按照事例来,相亲相到第三次的小伙子,路上抓了个小偷,眼瞅着时间要到了,只能带着小偷去见相亲对象。

  刹时间,许老师文思泉涌。

  没写过小品,索性按剧本的形式写,删删改改,增添了不少原创内容,也更符合时代特征。

  刚好给《便衣警察》演,胡亚杰、伍玉娟、申君宜。

  完成这个,赵老师的就好办了,《英雄母亲的一天》!

  当然也得修改的贴合年代,尤其那个儿子的身份,一定要改成警察。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