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新生活新气象_从1983开始TXT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六十章 新生活新气象

第(2/3)页



  许老师一本正经。

  席间,几人交谈各自的情况,总体说了两件事。

  一件是张俪买了股票,两千块。

  许非上辈子炒过几次,赔了就不玩了,了解不多。但万科这种的肯定知道,建议她长期持有。

  至于自己,可以买一些,但目前最需要的是现钱。

  第二件,就很惊喜了。

  许孝文前几天来信,说月底能回来。

  老爹年初走的,南北奔波大半年,每个月固定写一封信,汇报下情况。许非看了看信,老爹说现在倒卖国库券的越来越多,觉得不安全,准备及时收手。

  赚了多少,他没讲。

  ……

  天色全黑,灯火点点。

  许非骑着车子,车筐里放着干净的内衣裤,顺着大街往北走。

  百花胡同附近的澡堂不少,近点的有新街口浴池,稍远的有西四浴池。他通常去西四,设施好一点,但今天懒得跑,就去了新街口。

  中国人爱洗澡,老北京更甚。

  近代澡堂业的创始者是保府人,始于光绪年,除洗浴之外,还兼营茶水、理发、修脚、治脚气等。

  起初只招待男客,设备简陋,没柜子,只有竹筐存放衣服。筐口系着竹牌,标明号码。

  客人还不得久待,否则掌柜的就要喊:“洗的洗,晾的晾,不洗不晾穿衣裳,洗澡别打盹儿,摔了腰和腿,买张膏药贴,洗澡不够本儿。”

  解放前,京城最好的澡堂叫东升平,南靠八大胡同,北连前门火车站,西是琉璃厂,东是大栅栏,真正黄金地段。

  相当于民国时的夜总会,三教九流都有,不少人夜以继日,一混就十天半月。

  建国之后,不正经的澡堂取缔了。单位通常每月发几张澡票当福利,京城几百万人口,只有几百家澡堂子,人挤得跟水鸭子似的。

  新街口浴池是片平房,只牌子竖的老高,门口停着不少自行车。

  许非刚进门,里头有人喊:“欢迎光临,洗澡么?”

  “嗯。”

  “搓澡、修脚、拔罐、推拿、刮脸……”

  对方巴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