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3章 最后一战之全新时代_寒门祸害顶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383章 最后一战之全新时代

第(3/3)页

 得知海瑞对临淮侯李庭竹等人的判决是处斩,很多人先是感到了震惊,但旋即亦是慢慢地认可了这个判决。

  终究而言,临淮侯这些勋贵都不是什么好鸟。仗着自己祖辈的功绩,在重要的军职中尸位素餐亦就罢了,偏偏还要贪墨军资中饱私囊。

  当然,他们亦是知道朝廷对勋贵一直保持着庇护的态度,这亦是为何这些勋贵敢于抢占人田和贪墨军资的根本原因。

  只是让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朝廷面对着恶行累累的临淮侯等勋贵并没有留情,而是同意了海瑞的判决。

  在南京百姓的见证下,临淮侯等功勋被公开斩首。

  这个小小的举动,无疑是向世人彰显大明朝廷捍卫正义的决心,亦是不再庇护这些酒囊饭袋的勋贵。

  就在临淮侯等勋贵人头落地的那天,朝廷又颁布了一项新的法令。

  如果说宗藩是大明的一大毒瘤,那么开国勋贵的子弟无疑亦是毒瘤,他们虽然拿得不多,但却是军队的蛆虫和毒瘤。

  由于大明皇帝总是过度信任勋贵,给予这些没有能耐的勋贵军中要职,从而让大明军队的战力大打折扣。

  有鉴于此,朝廷抛出了《勋贵新例》,矛头指向了勋贵集团的利益。

  在以前,哪怕再废物的勋贵,只要他们继承爵位,那么便能在军中担任要职。像草包国公徐鹏举,据传徐鹏举是大鹏鸟转世,但实则就一个贪生怕死的怂包,但偏偏就能担任南京守备。

  在《勋贵新例》,先是给予勋贵的禄米翻倍,最高的魏国公五千石则达到一万石。这个数额看似很多,但要养活整个魏国公府,实则并不算多,何况这是待遇最高的国公。

  只是他们想要在军中任职,一律要通过武举考取,朝廷将不再替他们分配军职。

  换而言之,朝廷不再给勋贵分配工作,勋贵今后想要再就业就得自己去考武举,需要凭真本事才能吃饭。

  这个法令无疑是触碰到了勋贵集团的根本利益,致使很多勋贵十分的不满。

  当然,一些懒散勋贵倒亦愿意接受这个结果,毕竟待遇多了一半,他们靠着朝廷禄米亦能过着好日子。

  “这是钝刀子割肉,咱们要寸步不让!”以英国公张溶为首的勋贵集团显得十分的不满,却是进行反对道。

  在推行爵位的改革法案后,郭朴面对着如潮水般的反扑,只是他并没有妥协的意思,却是借此为由十分淡定地上疏请辞。

  这一次,陈太后不再进行挽留,而是同意郭朴离开。

  郭朴是嘉靖十四年的进士,以翰林院庶吉士的身份进入官场,依靠着青词入值西苑并得到嘉靖的重用。

  历经嘉靖、隆庆和百历三朝,郭朴在官场不仅有着自己的班底,而且还拥有极高的声望,亦算是一个有作为的官员。

  由于深知自己的治国才能有限,在担任首辅这些年,他将大部分首辅的权力移交给林晧然,成为了林晧然的护航人。

  在甘肃谎报干旱骗取赈灾款之时,他便已经萌生了退意。只是有鉴于朝堂形势复杂,加上林晧然的改革必定会触碰到既得利集团的利益,故而才决定留下来再扶林晧然一程。

  现在面对勋贵集团的反扑,面对着勋贵的种种攻击,他便以这些攻击为由,从而选择在这个时候激流勇退。

  勋贵集团的反扑面对一心求退的郭朴,就像是一个拳头打在棉花上,不仅没能对郭朴造成伤害,反而成为郭朴隐退的背锅侠。

  百历元年四月中旬,郭朴携带家眷返回河南老家。

  林晧然原本打算携带百官相送,只是郭朴在请辞之时便已经离京,仅仅给林晧然留下一句话:“今吾归矣,汝欠一盛世,望践行诺言!”

  “郭公,你且放心,我定会给大明一个盛世!”林晧然知道郭朴帮助自己既是友情亦是爱国,便是望向河南的方向道。

  随着郭朴的离开,首辅的位置便是空悬,自然需要一个填补之人。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