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9章 奇思妙想?_寒门祸害顶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009章 奇思妙想?

第(2/3)页

显得更加的全面。

  “要是拍得这副作品之人一直不公布这首词的下阙,那么岂不是糟糕了这惊世之作吗?”有人当即不怀好意地进行揣测道。

  后面的几个商贾一听,纷纷点头附和道,却还是希望紫衣女子能够当场将这首词的下阙公布出来,亦或者要求那位拍得词作之人当场公布。

  紫衣女子对此似乎早有答案般,脸上露出淡淡的笑容道:“林阁老并不在意个人的名利,更是一个信守承诺之人。此词作现今仅有林阁老一人知晓,若是此作的新主人不公示,那么林阁老定然会守口如瓶。”顿了顿,又是指着那块遮掩布认真地道:“另外,这副作品除了下阙外,还有林阁老所绘制的一副配图。若是谁能拍得这个作品,既可以邀请三五好友共赏林阁老的丹青和书法,亦可借此良机举办一场文会!”

  这并不是后世信息发达的时代,一些传世佳作只能寻得真迹才能一睹真容。

  很多暴发户为何总是追求前朝的名家名作,一是依靠着这些藏品彰显自己的名气,二是以此来扩展自己的人脉资源。

  正是依靠着这些难得的传世之作,他们能够将一些原本高不可攀的名士或高官邀请到府中作客,从而宣扬名气和扩宽了人脉。

  若是他们现在拥有林晧然这一副作品,哪怕是名不经传的暴发富亦是一夜间名动京师,更是能够借此邀请到诸多的文坛大儒到家里。

  当然,这终究是一个文艺气息十分浓厚的时代,很多人的骨子里有着一份对文艺的追求,故而对书事有着真挚的追求,甚至是不惜一掷千金。

  像唐太宗搜索王羲之的真迹是如痴如醉,特别是为了《兰亭集序》还传出“骗取”的故事,最后在临死之前亦是指名要《兰亭集序》陪葬,且放在自己的脑袋下面。

  正是如此,林晧然这个作品已经不仅仅是传世之作,更是一次扬名和扩建人脉的机会。

  咦?

  经过紫衣女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