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惨案,必须彻查。_儒道诸天墨羽云山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5章 惨案,必须彻查。

第(2/3)页

小有名气的才子。

  知府大人拿到了科举名单的时候,愣住了,第一名怎么不是自己的侄子?而是一个叫秦至庸的家伙。

  知府大人说道:“把上榜的文章,全部给本官拿来。”

  一位青袍老者说道:“是,大人。”

  知府大人首先看的是自己侄子的文章。

  读完了侄子的文章,知府大人满意地点了点头,觉得不错。文章水准比起平时还要高一些,算是超水平发挥。这样的文章,成为本次科考的案首,拿到第一名,是没问题的。

  可是,当读到秦至庸的文章,知府大人心神一震。

  自古以来,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文章再好,都会有争论。

  科举中的第一名和第二名,差距不会大,有的时候,第二名甚至比起第一名更厉害。

  至于谁第一,谁第二,不过是看当时考官的情绪和喜好。考官觉得谁第一,那么谁就第一。

  但这是两者的文章水准相差不大的情况。

  秦至庸的文章,水准太高,太完美。

  就算知府大人心有不甘,鸡蛋里挑骨头,找了一个多时辰,都没有在文章中找出一个破绽。

  这篇文章拿去参加殿试,夺得状元及第,怕是都绰绰有余。知府大人十三年前就中了进士,他对八股文的造诣不浅,但是也写不出这么工整完美的文章。

  秦至庸的文章,简直就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再烦躁就心情,只要读到了这篇文章,心情很快就会平静下来。

  秦至庸的学问,比起知府大人的侄子,水平高出了好几个层次,知府大人就算想要打压秦至庸,都没有办法。

  当然,知府大人可以利用权利直接把自己侄子定位案首,但是风险太大。一旦事情捅了出去,让巡抚大人,甚至皇上知道,那么他知府的位置就会不保。可能还有牢狱之灾。

  朝廷对科举的公正性,是非常重视。

  知府大人心中暗道:“贤侄,不是伯父不帮你,是你生不逢时啊,秦至庸的学问文章,比你强太多。就算老夫是福州知府,想把你提拔成为案首,亦是无能为力。”

  知府大人对秦至庸有了很大的兴趣,让人打探一下,得知秦至庸是锦衣卫之后,他顿时就对秦至庸充满了鄙夷。

  秦至庸的学问和文章出类拔萃,可以说数十年难得一见,有着状元之才。可惜做了锦衣卫。真是丢尽了读书人的脸,让孔孟先师蒙羞。

  ………………

  镇抚司衙门。

  百户“王正元”得知秦至庸科考得中,并且还是第一名,非常兴奋。

  这次,福州府锦衣卫可是要扬眉吐气了。

  摆宴,必须摆宴。

  把知府大人他们请来,要把场面弄得大一些。

  只可惜,摆宴的时候,知府大人并没有来。

  王正元有些不舒服,他知道知府大人有些瞧不起锦衣卫。锦衣卫的名声,不是靠一个秀才,一个案首,就可以改变。

  秦至庸倒是无所谓。只要做好了自己的本质工作,问心无愧就行。

  如何钻营?如何跟知府大人打好关系?如何升官发财?这些问题不是秦至庸该考虑的,他也不会考虑。

  这天早上。

  秦至庸刚到镇抚司衙门,就有一个小旗来通知:“总旗大人,百户大人有事情找您。让您去他那儿一趟。”

  “好。我现在就去。”秦至庸点头道。

  见到秦至庸,王正元说道:“至庸,城外西南二十里处的方家村,出了个盗窃案。你带几个人,去处理一下。”

  秦至庸说道:“是,大人。”

  王正元说道:“杨总旗已经带着我们福州府镇抚司的三成好手去了京城。现在你接替杨总旗的位置。先处理小案子,你积累点经验,然后再慢慢办大案。”

  秦至庸点头道:“大人说得是。下官的确没什么办案经验。”

  秦至庸一直在克制,没有利用催眠术来破案,而是寻找线索,训练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心灵力量,催眠术,这样的“超能力”是用来提升自我修养和身体素质。至于其他方面,还是少用为妙。

  以“凡俗”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