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扬子宫之二_晚唐浮生笔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四章 扬子宫之二

第(3/3)页

对朕是什么看法?对朝廷是什么看法?对新朝雅政又是什么看法?一桩桩说。”

  “回陛下。”陆德善思索了下,说道:“陛下乃古来难得的明君、贤王,一扫天下妖氛,收复旧疆,开拓新土。这一桩桩功绩摆在世人面前,让人忍不住顶礼膜拜,感恩戴德。”

  “明君贤王?”邵树德哈哈大笑,道:“怕是不见得都是如此称颂朕吧?昔年江南连造大案,反对朕的可不少。”

  陆德善欲说什么,邵树德伸手止住了,道:“朕知道,都是杨吴余孽,与尔等无关。清扫一番后,风气焕然一新。”

  陆德善心下暗叹。

  在这个“风气焕然一新”的过程中,不知道多少人被诛杀、被下狱、被流放,有些还是地方上根深蒂固、枝繁叶茂的大家族,就这么轻飘飘地被连根拔起了。

  陆德善还记得,那会驻守江南的是来自河东的晋兵,心狠手辣的程度,让人不寒而栗。

  那些大家族养的部曲、私兵在他们面前不堪一击,就像大人打小孩一般,惨不忍睹。

  “继续说。”邵树德挥了挥手,道。

  “江南士族心向朝廷,忠心无二。”陆德善继续说道。

  “口服心不服?”邵树德问道。

  陆德善一窒,随即很快调整了过来,道:“陛下谬矣。圣驾甫至南京,诸族纷纷捐输钱粮,恭顺已极矣。”

  他就知道,与这种马上天子的对话会很困难。因为他们说话往往出人意表,没有规律可言,而且是性情中人,脏话都骂得。

  “朕信你了。”邵树德笑了笑,道。

  其实,邵树德要的也就是一个姿态罢了。

  他所到之处,民众竭诚欢迎,哪怕装出一种万物竞发,勃勃生机的样子,也要给我装出来。

  一个开国才二十年的王朝,人心确实不太容易稳固的,尤其是江南平定才十年罢了。

  “江南士林对新朝雅政在态度上有所分歧。”陆德善说道:“有人大赞,有人非议,有人欣然改变,有人故步自封。”

  “故步自封的多吗?”

  “越来越少了。”

  “这倒也是。”邵树德笑了笑,道:“朕至扬州时,看到了几篇文章,写得很不错。如今赞同新朝雅政的江南士人确实变多了。”

  邵树德自徐州南下之时,他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越往南走,对新朝雅政歌功颂德的江南士人就越多,为他辩经的大儒就越多。

  诚然,就当前而言,这些人都是在说假话,谁知道他们的真实想法是什么。但有些事情可怕就可怕在,当大部分人都开始说违心的假话时,假的就变成真的了,成为政治正确。

  后面出生的人,从小生活在这种环境中,他们的三观不可能不受到影响。

  换句话说,邵树德是来江南“统一思想”了,攻破这个儒家最完整的堡垒,为新朝雅政保驾护航。

  “但还有一些人执迷不悟,该怎么做?”笑完后,邵树德突然问道。

  “或可以利诱之。”

  “如何个诱法?”

  “科举便是命根子。”陆德善说道:“再欣赏某种学问,如果科举不考,学的人定然就少。”

  邵树德这次是真心畅快地笑了。

  世人熙熙,皆为利来。即便是世家大族,也不可免俗。再大的家族,如果连续几代无人做官,那就维持不住“神格”,必然跌落。

  科举,确实抓住他们的命根子了。如果需要做的,就是坚持下去,坚持做时间的朋友。

  坚持到最后,总会看到结果的。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