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劈波斩浪_晚唐浮生笔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一章 劈波斩浪

第(3/3)页



  你运输十次,成功个七八次,但只要失败一两次,就会有一堆人站出来叽叽歪歪,非要让你废除海运政策。

  他们的理由其实并不完全站不住脚。

  这不是做高利润的商品买卖。十艘商船沉没一半以上,剩下的驶回港口之后,依然大赚特赚,因为那是十倍乃至几十倍的利润。

  运粮船的话,哪怕损失个两成,剩下的安全抵达目的地,这个缺口依然让人很头疼。更何况海上风浪大,无论再怎么做好防潮工作,船舱里粮食的损耗依然十分惊人,远超内河漕运。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只有发展更好的船只,没有别的办法。当船只好到足够进行跨大洋常规贸易的水平,且海运损耗控制在可以忍受的范围内时,就算成功了。

  但在这会,显然不太行,除非你愿意忽略那些损失,并将其视为可接受的。

  “挂跟随旗,放慢速度,整一整队形。你来指挥,我下底舱看看。”朱亮将舰队的指挥权移交给了赵宗诲,然后又去到了底舱。

  舱内依然是一片愁云惨淡。

  虚弱的武夫们或躺或坐,双眼无神,面色苍白。

  海水从缝隙、破洞内渗了进来,在船舱内肆意流淌着。每每沾染上舱底的污物时,就变了颜色和气味。

  “污水横溢,唉。”朱亮轻轻叹了口气,又喊来一队水手,让他们清理底舱。

  水手们进来后,朱亮也懒得再看了,又回了上层甲板。

  这会天气不错,水手们用木桶取来海水,反复清洗着甲板。

  桅篮里又换了位瞭望手,瞪大双眼观察着海面。

  朱亮之前与赵宗诲交流过,他觉得船队有可能偏航了。目前只能说大致方向正确,但究竟偏航了多少很难说。

  他们已经尽力了。

  安史之乱后,缘海诸镇的海运事业一直处于退化之中,相关人才不能说完全断档,但也青黄不接得厉害。

  他们现在做的,更多是扩大船队规模,培养相关人才的恢复性工作。更何况即便在安史之乱前,偏航也是常有的事。也许你这一次航行成功了,但下一次,同样的船只、同样的水手,说不定就迷航了,这很正常。

  船队就这样慢慢航行着,又过了一天一夜时间,直到所有人都显得有些焦躁的时候,朱亮的耳边突然传来了几声鸟叫,顿时心下大喜。

  有海鸟,这说明离陆地不远了。

  果然,没过多久桅篮里的瞭望手便大喊道:“看见海岸了!”

  朱亮一个箭步,冲到了栏杆旁,够着头看向远处。

  目力所及之处,隐约出现了一条弯弯曲曲的“黑线”。

  随着距离越来越近,“黑线”也越来越清晰。很显然,那是陆地的轮廓。

  “将好消息通知下去。”朱亮大手一挥,喜滋滋地吩咐道。

  不一会儿,甲板内外便响起了热烈的欢呼声。

  海上男儿,从来都把每一次航行当做最后一次来认真对待。每次成功靠岸,都是一件值得庆祝的喜事。因此登岸之后,他们往往需要食物、酒精和女人来抚慰、麻痹自己,以便在下一次航行前能够恢复出海的精力和勇气。

  这一次,算是成功了。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