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仙术_晚唐浮生笔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 仙术

第(3/3)页

近一些“卖饭家”也开始给炉子生火。

  孙图已经提前回了县里,孙昌还得留在码头上——录事者,记录、缮写,总录文簿,当然要留下来了。

  “店家怎生准备了这么多酥、酪?”孙昌闲着也是闲着,便找一位卖饭家聊天。

  “官人——”

  虽然心里听着很舒爽,但孙昌是杂任,不是官员,因此立刻打断了。

  “郎君有所不知,而今牛乳贱得很,还顶饿。码头上那些夫子力工不愿多花钱,经常买着吃。胡饼、粟米饭也吃,但少了。”店家一边生火,一边说道。

  他的炉子浓烟滚滚,用的石炭,也不知道哪买的,味道很冲。

  贺兰山一带除造船所需外,禁伐大木。很多人进山樵采,也只能捡拾一些枯枝,使得市面上的木柴价格大涨。久而久之,很多人开始用石炭做燃料了。

  官府更是大面积使用石炭。官员福利中本有木柴的,多年前就全改为石炭了。

  燃烧完的炭渣也被人收集起来,铺在道路上,在多雨季节特别有用。

  “你这牛乳从哪来的?”

  “自然是乡间买来的,今早去买的。”店家说道:“城西北小柳沟那片,家家户户种葡萄、酿酒。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牛突然间就愿意产乳,多得很。某打听了下,听闻是大王得仙人传术,然后让农学的官人们指点给百姓,一头牛得乳二十余斤,往日还不到七八斤。”

  一户农民的土地,一般由农田、菜畦和宅园组成。农田种粮,菜畦种瓜菜,宅园的话就要看情况了。

  因为气候和传统因素,灵夏农户的宅园,一般是种果树,如枣子、葡萄之类,尤以葡萄居多。

  但在中原,就以桑树为主了。比如朱全忠治下的汴宋诸州,一户百姓种五十株桑树,与关北是不一样的。

  灵夏葡萄多了,自然会酿酒,这是地域风俗、传统,从北朝那会就如此。

  “仙人传术?”孙昌听了一震。

  “可不是么?”店家有些认真地说道:“大王得仙人看重,定是要做那圣人了。”

  “圣…圣人?”孙昌不是愚昧百姓,他是读过书的,虽说灵夏民间经常有人称呼“邵圣”,但他从没这么叫过。

  圣人在长安呢!

  但现在看来,或许夏王亦是圣人?灵州邵圣、长安李圣,各帝一方?

  天底下纷乱不休,灵夏却这般平静,日子还越过越好,就连怪话最多的武夫都对夏王赞不绝口,让他们搬家就搬家了,这比连神策军都驾驭不住的长安圣人强多了啊。

  孙昌一时间陷入了沉思。

  “郎君可要来点白酥?”店家突然问道。

  白酥、酥油、**、乳酪、酪酸浆、奶油、奶渣、乳皮、黄油、奶酒是目前灵夏主流的处理牛乳的方法,也是老百姓常见的食物——事实上纯牛奶极少有人喝。

  “给我切一块吧。”孙昌吩咐道:“也不知道这么多牛乳该怎么办。”

  “小柳沟那边有人在传授制奶粉之法。”店家一边熟练地切着奶酥,一边说道:“一下子多产这么多牛乳,用不掉可惜了。若制成奶粉,输往军中,当可得大用。”

  孙昌笑了,道:“你也懂打仗?”

  “武夫亦要吃饭。邵圣怜悯我等百姓,产了那么多牛乳,收走一些抵税,充作军需亦是寻常。”店家将白酥递给孙昌,说道:“惜这会只有小柳沟的牛产乳多,农学的人也只往那边跑。若全县都这般,啧啧……”

  孙昌默默吃着白酥。

  前些日子县里接到仓曹命令,秋税收上来后,多采买一些老牛,宰杀后制成一种叫肉松的物事。同时也尽量多做一些腌肉、熏肉,等待装船输往潼关。

  奶粉、肉松、腌肉,一船船运往潼关,多半是用来养军的了。

  长途运粟麦确实麻烦,但运奶粉、肉松似乎就要容易许多,还更顶饿。大王这是在积攒军食,又要打仗了啊。不知道谁又要被揍了!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