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鏖战_晚唐浮生免费观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二章 鏖战

第(3/3)页

火,杀得汴军人仰马翻,数次挽救危局。

  这样的地形,人多是没用的。

  就和在狭窄山谷中作战一样,最好的办法,就是拣选精锐勇士,强弩为前,大盾、重甲继后,奋勇冲杀,方有可能搏得那一线胜机。

  来自天柱军的军士席地而坐,正在休息。他们都是厮杀多年的老武夫了,符存审没什么可担心的,他最多的精力,还是倾注在那些山民身上。

  “看过崤县的那片地了吗?和横山比怎么样?”符存审拉过一名会说汉话的山民,问道。

  “应比横山的地好不少。”山民先行了一礼,然后答道:“就是不知道能不能种青稞。”

  “到了河南,还种什么青稞?”符存审大笑:“种麦子不行吗?种粟不好吗?”

  横山党项,种青稞的比例高得惊人,可能是他们当年逃离吐蕃时带来的农业生产习惯。

  “地就在后方,一人六十亩,都白送给你们了。在横山给头人种地,现在不用了,以后地都是你们自己的,只需打退贼军的进攻,让县城顺利修筑起来,就可以把家人也接来,每年都种粟麦,收成无忧。”

  山民听得喜滋滋的。

  邵大帅没去关北之前,横山党项下山劫掠,有时就为了劫点陶罐、农具啥的,简直穷得掉渣。而他们这种部落奴隶体制,又导致了绝对的贫富分化。普通山民别说财产了,连人身自由都没有,贵人就是贵人,奴隶世世代代为奴。

  邵大帅纳的几个姬妾,如野利氏、没藏氏,别看镇内一些世家大族嫌弃她们出身低。可若在横山,那是当之无愧的天之骄女,普通人连跟她们说话的资格都不一定有。

  李唐宾下令在华州夫子、党项山民中招募健儿,充实崤县户口,还真有不少人应募了,看中的便是那白送的土地。

  “折逋队头,今日之战,你部居功至伟。”符存审又拉过一人,称赞道。

  这人是野利附庸部落的一个小军官。下午曾带数十轻足矫健之徒,择山径登高下瞰,观察汴军阵势,后攀援而下,先以强弩杀敌,复持刃近战,烧毁敌军数座攻城器具,功莫大焉。

  “符贵人不用多说了。”折逋队头叹了口气,道:“我奋勇拼杀,倒不是为了那什么地。我是怕兀卒败了,给横山党项招来灾祸。大唐那些节度使边将,就没几个善人,难得遇到个愿意一视同仁的,再不努力拼杀,换了他人,日子怕是难过。”

  这思路倒是清奇!

  不过官军的军纪确实不咋地,艰难以来的老毛病了。

  正所谓“殿前兵马虽骁雄,纵暴略与羌浑同;闻道杀人汉水上,妇女多在官军中。”

  官军的某些所作所为,对老百姓而言,与胡人没什么两样。当然他们作恶,也不仅仅针对汉人,在这方面倒是“一视同仁”,汉人抢得,党项人就抢不得?我们不搞歧视,党项妇女也抢!

  西北藩镇,朔方军的军纪是最好的。中原藩镇,还真就汴军的军纪最好。

  李克用的兵马,连河东自家人都抢,过境魏博时,还忍不住动手劫掠,就是一帮胆大包天的贼胚。

  这位折逋队头愿意为邵大帅拼杀,原因居然是这个,这让符存审高看了他一眼。

  符存审随后又与十余人交谈了一番,激励众人士气。

  从崤山之上,可以远远看到正在修筑的崤县城。

  数万役徒,日夜不休,版筑忙碌。

  三万将士,挖沟筑垒,严阵以待。

  终于要在河南府取得一块立足之地了。

  粟麦、牧草、豆子、牲畜即将源源不断产出,作为大军的给养,支持他们继续征战。

  对洛阳的争夺,或许将成为夏、汴双方攻守的逆转点。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