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柳条抽枝成新绿,长堤旧枕复何年_赤心巡天小说最新章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五章 柳条抽枝成新绿,长堤旧枕复何年

第(3/3)页

不愿?还是不能完成?

  是仪轨不足、祭祀有失,还是任秋离有所察觉,暗中阻止?

  终究从历史中复活先祖,是超乎想象的事情,准备再多也不见得能够成功。

  文景琇悲声道:“生而为君,不能当国,失政为万民憾,失国是千古恨。天下大事,我无能也,不可承之!”

  “此身不计,此命不恤,遥映千年,惟愿大越永昌!惟愿文姓皇室,荣血不衰。”

  他蓦地拜服下来,以额撞地,发出老僧敲钟般的一声响,喉中似老鸦咽血:“太宗请归!”

  灵祠寂然无声。

  不是努力就能被认可,不是等待就会有结果。

  文景琇从来不是一个天真的人,当他坐上越国皇帝的宝座,高政教会他的第一件事,就是“认清现实”。

  认识到自己的局限,认识到国家的局限。

  认识到自己根本无能为力,认识到自己所有的努力都会白费,再去想办法做点什么。

  时间坚决地流逝了。

  没有带来更多光彩。

  文景琇眼中的悲壮、慷慨、坚毅,逐渐揉成悲哀、绝望、痛楚。

  他的计划失败了。

  但他之所以感到痛苦,不是因为计划的失败。而是因为他不能在失败之后昂扬地站起来,他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

  他是一个高踞王座但不知怎么走出绝境的君主,是一个迷路的领头羊,不知道能把这个国家带往何方。

  可他必须要承担。

  他身后已无人。

  在长久的缄默之后,他决定碾碎所有情绪,继续走向他力不从心的未来。

  当冷风撞响太庙的铜铃,当炉中的香头开始飞灰。他抬起被重负压低的肩,按住腰侧的天子礼剑,正准备起身。

  这时他听到一个声音,一个仿佛从血脉深处响起的声音,回响在魂灵尽头——

  “我这一掌,是我当年所创。取钱塘蛟气,掠东海龙意,合大越国势……”

  越国太宗文衷的声音!

  文景琇保持着按剑起身的姿势,就此不动了。他屏息凝神,专注地听着。他听出来这是太宗在任秋离的驱使下,与姜望战斗。他听得出来这是太宗对姜望的示好,是太宗在诸般限制之中求争死亡的自由!

  但为什么这段话会让他听到呢?

  难道是要表达对他这个后世子孙的不满?

  不。对于后世子孙的愚蠢,太宗当然是有不满的。但在木已成舟之时,表达不满毫无意义。太宗那样的人物,不会做毫无意义的事情。

  就连他文景琇都不会纯粹地宣泄情绪。

  名为文衷的那位传奇,一定有什么讯息需要传达。

  且只有此刻的他能够接收。

  仰看着那尊塑像已经看不真切的面容,文景琇忽然间想明白了什么。当场一翻手掌,结出【江山龙印】。他的五指大张,向着太宗塑像的面部,仿佛要将其托举。

  以掌覆面,不敬上贤。

  但这一掌托到一半,又翻覆山河,变印为指,如雷霆乍出于重云之间,点出【万里惊神】。

  这一指正在太宗塑像的眉心处!

  血脉对应,尊位对应,环境对应,印法对应,指法对应……好像一张跨越时空的票据,对上了所有暗记。

  历史在血液中回响!

  先代筚路蓝缕,文氏起于草莽,涓滴过往汇钱塘。

  文景琇自灵魂深处生出一种几乎伏地的战栗。

  世间一切都静了,耳边只有太宗文衷最后的声音,带血的赞叹——“好剑术!”

  他知晓太宗的历史投影也死去了。

  面前的太宗塑像,那影影绰绰的辉光,倏然间汇成一处,化成一卷黄轴,跌落下来。

  文景琇仿佛看到太宗的身影,跌回历史长河,而那卷黄轴,却跌落他手中。

  大约是在历史的阴影里贮藏了太久,十分寒凉。

  他一时悲从中来,却又不能成声。

  有万般情绪,不能与人言说!

  他强忍着悲痛,稳住自己的双手,将那卷黄轴缓缓打开……

  又骤然收起!

  他看到了这个国家,最后的选择。

  这是死在道历二五三一年的那位君主,所留下的遗局。

  站在越国历史开端和终焉的两位绝顶人物,一个死在钱塘江底,一个死在钱塘江畔,死的过程都很突兀,但死的的结局并不突然。

  他们都是为这个国家奋战到最后一刻,死亦未休。他们也都,留下了一点什么。

  江浪拍堤,江风拂柳。

  滚滚钱塘,将多少英雄埋葬!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