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情知此后来无计_若道使君无此意校对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九章 情知此后来无计

第(2/3)页

,萧澈撤步,轻掀衣袍,双膝跪地拘礼:“太傅,阿璃之死,终究是我无能,无法护其安好。负您所托,今日特来领罪。”

  谁知钟潜苍颜扬笑,粗喘着气道:“翊璃自尽,是他所选。与你何干?老朽虽不信命,可若此劫是上天安排,你又如何能改?快快起来。”

  萧澈竟不知钟潜对生死之事如此通透,之前若枫身死,钟潜便是如此,他只道对若枫疼爱不够,可如今颜琤过世,他依旧云淡风轻。

  人活一世,生死离愁,兴悲苦厌,只道是此生羁绊,无法释怀。可却有人能处之淡然。拥有时,便不辜负赐予;失去时,也莫遗憾错过。

  萧澈为这份从容,肃然起敬。他起身落座,等着钟潜开口。

  钟潜沉默似在调息顺气,半晌苍老之声传来:“大虞日后安危,皆系于你。你入京之始,初衷为何,你可还记得?”

  一句话点醒萧澈,当初入京他并想过与颜琤这段情缘。只是天命难违,如今一切似从头来过,义父之死,固儿身世,皆待他彻查。

  萧澈点点头:“记得!”

  “那就好,如今你已在朝,又身兼要职,且无姻缘羁绊,便可一心一意做你想做之事。只是老朽如今日薄西山,若再无法将心中所知之事说出,怕是要与我同葬了。”

  钟潜年迈,且恶病缠身,只言几句便已气喘吁吁,静缓片刻才继续道:“你义父被害之事。涉及皇家秘辛,当年先帝迷离之际,朝中重臣,皇亲国戚皆在旁侧,先帝当时仍未下诏传位何人,当时除了小颜琤尚不知生死为何之外,人人都好奇陛下会立何人为帝?”

  萧澈困惑:“当时圣上不是东宫太子吗?若先帝遭逢不测,按理也是太子继位,为何好奇?”

  钟潜有气无力的摇头道:“并非这般简单。先帝还未东征萨克时,宫中成年皇子只有太子与二皇子,也就是现在的肃亲王。肃亲王并无夺嫡之念,太子也无忧患之感。

  老朽做太子太傅二十余年,他是何心肠,无人比我更清楚。

  表面恭敬谦卑,实则阴狠毒辣。迎娶太子妃后,与丈人刘温变本加厉,在朝中安插党羽,残害忠良。整日居于东宫,不关心民生,不学理朝政,漫赏歌舞,荒淫无度。

  这些先皇早已知晓,他乃大虞开国之君,平定四方,知人善任,励精图治,如何会将天下交到此人手中。

  后来先帝有了丽妃,生下翊璃。便时不时的与之玩笑,要传位颜琤。当时翊璃尚在襁褓,话都不会说,怎会不懂这些,太子闻后也未放在心上。

  可翊璃四岁生辰,先帝大宴群臣,酒过三巡,礼部官员提醒先帝还未送出生辰之礼?谁知先帝抱着翊璃便道,父皇将这天下送给你,如何?

  众臣只道陛下宠溺幼子,便无人再提此事,可太子闻后,便开始诚惶诚恐。刘温只劝其稍安勿躁,颜琤年幼如何能震慑天下。

  先帝晚年得子,恩宠有加,再不征战,只在宫中安享天伦。可好景不长,翊璃七岁那年,母妃身亡,一年之后,先帝也驾鹤西去。

  第二日早朝,先皇贴身太监王樾便在长安殿上宣读遗诏,立太子为帝。可朝臣质疑者众多,因为先帝迷离之际的确一直喊着宣王乳名。

  皇帝为震慑群臣,启用暗卫,暗害忠良。朝中大臣整日惶恐不安,夜不能寐,就这样因神思错乱,被逼疯的官员也不在少数。

  你义父便在这般情况下,辞官还乡,回到庐阳。不久之后,谢峰也致仕归家。”

  萧澈眉头紧锁:“师父年迈致仕,无可厚非,可当时义父也才而立之年,正当有所作为,却也辞官,以陛下手段,若义父毫无价值,他必不会留。十年之后,义父被害,想必也是暗卫所为。那当初义父究竟有何价值和陛下能交换十年?”

  萧澈思量片刻,恍然大悟道:“固儿!义父被害,固儿却成了荣王,这么多年固儿相当于是义父手中的人质,所以能安稳十年。”

  钟潜轻咳几声,也附和道:“萧固是皇帝幼子的可能极大,可如何被义茗所养便不得而知了?”

  萧澈想起谢峰给自己的信中所书,不免又困惑道:“可师父说,义父当年归家时,曾与世叔说,为父守丧期间便破忌得子实乃情之所至。也是此语让我相信固儿的确是义父亲子。”

  钟潜闻言,表情微妙,似有为难之意,竟沉默不语。

  萧澈更加困惑:“太傅?可是有何难言之隐吗?”

  钟潜似下决心,半晌出言道:“老朽并非妄议令尊生前之事,可当年萧鹤亡后,义茗为其守孝期间,府中有一男子,义茗对其,对其……”

  萧澈不愚,钟潜难言之词,萧澈比谁都清楚,他只是心惊不已,一时难以相信。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